DINING WITH DIRAC.
[美]格裏高利·本福德 Gregory Benford 著
劉博洋 譯
格裏高利·本福德,科幻作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物理學教授,當代科學家中能夠將科幻小說寫得很好的作者之一,也是當今時代最優秀的硬科幻作家之一。獨特的風格使他多次獲獎:星雲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和澳大利亞狄特瑪獎等。他發表過上百篇物理學領域的學術論文,是伍德羅·威爾遜研究員和劍橋大學訪問學者,曾擔任美國能源部、NASA和白宮委員會太空項目的顧問。
1989年,他為日本電視節目《太空奧德賽》撰寫劇本,這是一部從銀河係演化的角度講述當代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八集劇集;之後,他還擔任過日本廣播協會和《星際迷航:下一代》的科學顧問。
那封邀請信上紮著大大的生蠔色絲結,讓人極有食欲。我打開這隻來自三一學院 的信封,發現它沒貼郵票,顯然是被親手放到我在天文研究所的信箱裏的。信中的筆跡流暢,意在邀請我和妻子喬安共赴馬丁·裏斯教授的晚宴。
很好,這樣就可以完整欣賞高桌晚宴精髓了。1976年,我負笈英國劍橋大學做訪問學者。本來我是去研究他們剛發現的脈衝星,但很快,我開始對M87(最近的活動星係)射電成圖中出現的明亮噴流更有興趣。
其時,馬丁·裏斯正執掌普盧米安物理教授席位 ,並在弗雷德·霍伊爾 卸任後剛被任命為天文研究所主任。就是他此前接受我來劍橋公休遊學 ,而這也是我的天體物理職業生涯的開始。此後,我花費了數十年研究脈衝星和星係噴流。在劍橋,我學到了比我預期多得多的東西。
喬安和我準時抵達了“巨門”——三一學院的大門,這裏通往橫亙在中間的“巨庭”。在庭院中央,矗立著一座華美的噴泉:它一向是由劍橋西邊的“導管頭” 通過一根管子來供水的,因為附近的康河並不能穩定供水。一名頭戴黑色禮帽的拘謹迎賓迎候著我們,他粗糲嗓音的問候穿過冷風,隻在我遞上邀請信時,才點頭說:“啊,裏斯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