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聲裏,上元佳期又至,太陽方落山,大唐廣袤無垠的疆域上便處處洋溢著喜慶氣氛,從飄雪的北國到悶熱的交趾,從東濱大海到西域大漠,街巷上便滿是賞燈猜謎的遊客,他們穿著時興的春衫,戴著各式儺麵,摩肩擦踵,笑語歡聲不絕。
長安西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個身穿襦裙、頭戴狸麵的窈窕少女與一個高她一頭、戴著犬麵的倜儻少年並肩而行,雖然看不清容顏,但看身姿氣韻,便知不是凡品,引得道旁人注目頻頻。
不消說,這兩人不是旁的,正是薛訥與樊寧二人。樊寧從未逛過上元燈市,很是新奇,在天竺、波斯等商販的小吃攤前流連忘返,可她今日未貼麵皮,隱藏身份完全靠這個儺麵,根本不能摘下吃東西,隻能不住吞口水,過過眼癮罷了。
薛訥跟在樊寧身後,本還有些顧忌擔心,但看滿街行人多有佩戴儺麵,樣式與他們大抵相同,應是今年最時興的款式,萬一真被誰撞見了,脫身或混入人群中也十分容易,便放輕鬆了許多。更何況今日樊寧穿上了她從未穿過的襦裙,精細妝飾,豔冠京華,與平素裏不施粉黛的假小子判若兩人,搞不好連李淳風都認不出。
薛訥唇邊掛著淺笑,暗歎讓她變裝除了為著安全考慮外,亦是為著他小小的心思。小時候樊寧終日穿得像個小道士,長大後亦隻愛穿胡服男裝,更莫提被通緝後,日日穿著官服頭戴進賢冠,臉上還要貼著寧淳恭的麵皮,真是可惜了她的好模樣。此番上元佳節,他終於以避人耳目為借口,勸樊寧穿上了他去城中最好的綢緞莊買來的月白六幅襦裙和雲紋鎏金紅半臂,配上他親自挑選的青玉雙鳳釵,顯得俏麗十足。隻是苦了薛訥還要親自去學梳頭,好幫她攏起驚鴻鵠髻,她那一頭柔軟烏黑的秀發流過自己指尖的觸覺,惹得薛訥心跳加劇,素來靈巧的雙手變得笨拙不堪,忙活了大半天才終於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