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湖墅八景圖

第十四章 騎士梟首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刹江邊地欲浮。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隻有頭。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赬鯉問陽侯。

——唐·羅隱《錢塘江潮》

望江門外,海潮寺前,江帆林立,人聲鼎沸。

拉法爾神父本以為上塘河、運河一帶是杭州城貨運最繁忙的地段,可當他來到錢塘江邊時,才知道運河上的那些船隻跟江上的比起來,不過是九牛一毛。放眼望去,遠處江麵上密密麻麻船隻如林,不論是上遊來的竹筏、木排,吃水較淺的客船,還是吃水較深的貨船,都隻能停在遠處江中。

昨天,他收到一封信,那人在信中邀請他過江一敘,說是有要事相商,還留下了一句話。看到那句話,他才決定去會一會,看看那邊究竟有何圖謀。

神父放眼望去,從江麵到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大片灘塗,灘塗上滿是慢慢爬行的牛車。因此在老杭州人口中,錢塘江邊的江灘又稱“牛車渡”,從江麵到江堤的幾裏路,全靠牛車擺渡。江灘上的牛車有四個輪子的,也有兩個輪子的:四個輪子的牛車比較大,至少套著兩頭牛,也有四頭牛的大車,一般是幾輛牛車組隊,專門等候那些吃水深的大船;兩個輪子的牛車比較小,有一頭牛拉的,也有兩頭牛拉的,一般是找那些小貨船裝些散貨。

船上的客人就要麵臨兩個選擇——願意出錢的可以擠到牛車上,由牛車拉著上岸。可牛車涉水很淺,最遠處與船之間也隔著一段水麵,有錢人多出幾個錢,叫來一個背夫,由背夫背到牛車上;普通讀書人少出幾個錢,先卷起長袍,自己涉水走到牛車前,再爬上牛車;窮人沒錢,就隻能脫下長褲,跟在牛車旁邊,小心翼翼的踩著冰冷的江水和泥濘的灘塗,慢慢走到江堤岸上。

神父本以為大車吃貨深,在灘塗上行走的速度會比小車慢,可實際情況卻是四牛四輪的大車走得最為平穩,雖然很慢,但幾乎是一路順暢的爬到江堤前;那些一頭牛拉的兩輪車則不然,一會兒陷進泥沙裏,一會兒前倨後恭,時不時得趕車的人親自上,全靠牛的韌性拖拽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