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點子仍然在響著,這套鑼鼓點子似乎沒完沒了,就好像鼓佬倌擂到了興頭上收不住手,上村的廣義擂起鼓來也是這樣,非要等他一套鑼鼓點子打完戲才能開場,他若是高興起來打半個時辰,觀眾也隻能由得他。但我的小叔叔心裏知道,其實這鑼鼓點子並不自由,在他的耳朵裏聽起來,是一麵大鼓帶著四麵銅鑼,但其實還有一種他聽不到的樂器,才是真正指揮著牛皮大鼓,指揮著四麵銅鑼,在這條原本並不寬廣的河麵上,形成了萬獸奔騰的氣象。
我的小叔叔現在也不覺得這套鑼鼓點子別扭了,他雖然聽不到那個樂器發出的聲響,但他既然已經知道了還有一種樂器,腦子裏就會把那漏掉的一拍給自動補上。小叔叔一邊按著拍子,心裏一邊琢磨著,這究竟是一件什麽樂器。他是一個懂行的人,一般戲曲裏麵用到的器樂也就那麽幾件,無非鑼、鼓、鐃、鈸、板、笛、笙、琴、弦。像京劇裏麵的鑼鼓點子多用的是大鑼、小鑼、單皮鼓,昆曲用的則是點鼓、齊鈸、大小鑼,還有些比較古老的地方戲種裏麵會用到鍾。不要說練家子,就算是老票友,跟他說這是演的什麽戲,他就知道會用上哪幾件樂器。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肯定在琢磨這套鑼鼓點子像是哪個戲種裏的哪個曲牌,但小叔叔並不往這上麵想。我之前說過,我的小叔叔雖然隻是個唱戲的,但他在縣城讀過書,懂科學,而且他還很聰明,他腦子裏在想的是,究竟是什麽樂器能發出振動頻率這麽高的聲音,高到連他自己久經訓練的耳朵都無法捕捉?人的嗓子能發出的音調最高是1千赫;二胡的弦子若是撚緊了,能發出2千赫的音調;笛子的音調最高能達到4千赫;鑔子打得刺耳,音調最高能達到10千赫,還有什麽比鑔子的音調更高?
我的小叔叔在腦子裏拚命回憶他在課本上學到過的那點兒科學知識,可人在這種情況下很難集中精神,我的小叔叔覺得自己的腦子不斷地在走神,他不知為什麽,老是去想到縣劇團裏那個打鼓佬,年紀跟小叔叔差不多大,因為他南曲北調的各種套路都能打,所以在縣劇團裏麵很有地位,人稱六爺。這個六爺在跟小叔叔吹牛的時候曾經說:“鼓是唱出來的,不是打出來的,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快而不亂,慢而不斷,這才叫作鼓韻。就說這驚夢吧,這是杜麗娘睡著了做夢呢,您不能給人家打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