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臥龍令

第二回 水鏡先生

南郡龐士元謂曰:“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執絲婦之事。”德操曰:“昔伯成耦耕,不慕諸侯之榮;原憲桑樞,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數十,然後為奇?此乃許父所以慷慨,夷齊所以長歎!”

——引自《世說新語·言語》

申牌初刻,三輛馬車駛出酒肆,離開向東而行的官道,折而向南急馳。半個時辰之後,又有三騎健馬由洛陽方向馳來,直奔蔡邕原籍陳留郡而去。馬上乘客插弓懸劍,顯是陽球不見胡車兒及時回報,又增派出來的第二批刺客。

還是逃出京都的那個車隊,但蔡邕的身側多了一個三四歲的稚童,車外多了一個身騎健騾的胡車兒。那匹健騾是從酒肆中店主的手中買來,代作腳力。老管家蔡福還賞了店主十兩黃金,讓他在車隊去後掃除車轍痕跡,代為隱瞞主人真實去向。重金利誘再加上胡車兒和蔡七兩條壯漢的恫嚇,那店主當然遵命。史子眇目送蔡邕等離開,自行回轉洛陽玄都觀,另有計較不提。

且說交付給蔡邕的那個稚童,卻是身份了得——竟是當今漢靈帝劉宏皇子劉辯。其母何氏,原籍南陽郡宛縣,以宮女身份入宮,因貌美得靈帝臨幸而生劉辯。何氏母以子貴,被封為貴人,後又晉升為皇後。說來也怪,在皇子劉辯出生之前,靈帝所生諸皇子們屢遭夭折,竟沒有一個長大成人。靈帝好道,曾師事道人史子眇,故而將皇子劉辯寄養在玄都觀,對外人即稱為“史侯”。何氏想憑借史子眇道術保護皇子,也就欣然同意,還時常派人往道觀中送金銀給用。史道人精通易術,算出京都即將大亂,怕宮中有變危及太子,便想將太子寄托到遠在襄陽的師叔司馬徽家中避禍。查知蔡邕六世祖蔡勳喜好黃老之術,更是本門俗家師叔祖,又因其世代忠於漢室,這才借蔡邕罷官離京之機,冒險托付蔡邕攜皇子南下,並收服胡車兒使其護駕。此為皇子由來因果,說話的在此補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