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乃問曰:“公之才學,比公瑾如何?”龐統笑曰:“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權平生最喜周瑜,見統輕之,心中愈不樂,乃謂統曰:“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時,卻來相請。”統長歎一聲而出。
——引自《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
卻說孔明在荊州夜觀天文,見將星墜地,乃頓足失驚道:“噫!公瑾死矣,我可奈何!”至曉告於玄德,一麵淚流不止。玄德使人探之,周瑜果然死於巴丘,吳主正在吳郡為其治喪。玄德歎道:“周瑜既死,江東棟梁折矣。前往吊喪,是軍師親去,還是我去?”孔明道:“你是荊州之主,不可輕動,還是我去。代周瑜領兵者,必是魯肅。我來日若取西川,尚靠魯肅牽製曹操,此去也需當麵計議。另鳳雛被困江東不知何在,某亦欲尋來,好與主公共同統兵入川。”玄德聽他如此說,便不敢攔阻。孔明乃與趙雲引五百軍,具祭禮前往江東吊喪。於路探得孫權已令魯肅為奮武校尉,接替周瑜統領三軍。周瑜私屬部隊四千多人,以及原來奉邑四縣,全都轉歸魯肅所有,周瑜靈柩已回柴桑。
魯肅接任都督之後,正欲移兵下駐陸口,尚未成行。因魯肅威望恩義行於眾將,部屬又劇增萬餘人,孫權聞之大慰,又命其為漢昌太守、偏將軍,數日三遷其職。當下魯肅聞孔明至,率眾以禮迎接。孔明教設祭物於靈前,親自奠酒,跪於地下,讀了祭文。讀祭文已畢,孔明伏地大哭,淚如湧泉,竟至目中出血,哀慟不已。江東眾將見此,相互交首私語道:“我等朝夕與周都督相處,反不如孔明外人一麵之交!人言知音難求,今日始信有之矣。”魯肅見孔明如此悲切,亦為感傷,自思道:“孔明自是多情,公瑾亦歎緣淺。天妒英才,公瑾死後,孔明再無知音,可稱寂寞。”自此江東諸將自魯肅以下,皆敬孔明。魯肅待孔明祭畢止悲,便於帳設宴相待。宴罷孔明辭回,到江邊方欲下船,隻見一人道袍竹冠,皂絛素履,正在江邊相候。孔明見是好友兼師弟龐統,不由大喜,急攜手登舟,商議棄孫投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