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竹鎮文物局離虎潭村不遠,開車隻需一個半小時,這得益於村子修了條公路。
這條公路從羅宣開始,途經武坪、鳴竹等鎮,一直延伸到縣裏跨江大橋附近。
虎潭村修了條公路,帶來了更多的人員流動,隻不過都是往外流。這一帶的人,得知鄰省粵東省從一個小小村落變成了國際化大都市,在自家收音機和黑白電視裏得到了號召,滿腔熱血瞬間被點燃,背起行囊就去了粵東省打工。
這條路是幾個鎮子的人自發性修建,由村民集資,最後由市裏進行規劃實施建造。
說到這條路的“融資”,不得不提到虎潭村那幾個去粵東省經商的村民,他們賺了些錢,出了大頭,衣錦還鄉之際不禁指點江山,感慨一番,並且積極支援了家鄉的建設。
隻可惜光有路,卻已鮮有人留在村子裏,更談不上建設村莊了。
留下來的村民不禁感慨:“虎潭村要想富啊,除非地底挖出石油來。”
這句話也不知出自哪個民間高手開過光的嘴巴,在這過年普天同慶之際,有人還真的在地下挖出了寶貝,這墓穴底下的文物,保不齊比石油還值錢。
不過把它帶出來的盜墓者,卻無福消受這些奇珍異寶了。
沿著公路往西,交通狀況好的話,不出一小時就能到達橋頭。
車子緩緩開過大橋,透過圍欄能看到正午的江景:
太陽像油彩一樣融化在水裏,氣溫也顯得不那麽炙熱了,洵江波光粼粼,但是江水有些泛黃,挖沙船緩緩地駛過平靜的江麵,船後的機械槳不停翻騰出棕黃色的泡沫。
在橋上看江景倒是十分愜意,不過要是想在商品房裏看到這同樣的景致,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江邊有個小區在建,預估明年年中封頂,大麵積的腳手架和深綠色的安全網讓人看不真切它的麵容。像是一個神秘的吉卜賽女郎,隔著麵紗靦腆地說:“看什麽看,看了你也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