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淵道:“雖然政策是好的,但施行起來就根本不是這麽回事了!”
“司務為了博得皇帝歡喜,就在戶口上做假。必須要求每年增加人口。”
“所以一些該刪除的死者並沒有刪掉,還掛著戶籍上要求百姓上繳丁銀。”
“而一些官員則是為了多撈銀子,是以人都死了十多年還不肯除名。”
“另外,官員紳衿利用優免特權隱漏人丁,奸猾之徒又托為客籍以為規避。”
“但地方丁銀不能少繳,那這些差額便落到了貧苦農民的身上。”
“豪強盡行花詭,得逃上則;下戶窮民置數十畝之地,從實開報,反蒙升戶。”
“結果就是‘其間家無寸土,糊口不足,叫號籲天者,皆冊中所載中等戶則也。’”
“這樣一來,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朱標頓時就怒了:“這些士紳真是該死!”
“而這樣的結果,不隻是貧苦百姓生活艱苦,而且還激化了矛盾,好處都讓那些士紳得了,但百姓確是會罵朝廷,罵陛下!”
“一旦遇到災年,甚至可能揭竿而起。”
朱元璋頓時皺起了眉頭。
他是經曆過那段歲月的,明白陸淵一點沒有誇張。
他當時也是罵官員,罵朝廷,但卻是沒想過這是因為那是士紳造成的。
“那攤丁入畝又有什麽好處?”朱元璋說道。
陸淵道:“陛下,可以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同時推行攤丁入畝,將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征收統一的地丁銀,不再以人為對象征收丁稅。”
“這樣一來,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而沒田的窮苦人,自然就少繳稅了。”
“這樣一來,那些貧農也可以多生孩子,而不用擔心多負擔丁稅。”
“這對於大明的發展大大有利啊!”
朱元璋眼睛一亮:“這項措施有利於貧民而不利於官紳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