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卻沒有這麽戲劇性,來的是對門的老魯。
一年前,他家遭小偷光顧,失竊的損失並不算巨大,但對心理的影響是持續的,據說魯太太直到兩個月以後還做噩夢,夢見小偷正從陽台翻入她家(警察分析的小偷潛入路線),嚇得她驚叫醒來。
他們家新買電視機得了點贈券,想不出有什麽可買,看見個小監控攝像頭,就順手帶回來了。以後每次出門,哪怕散步、去超市,老魯都設置移動警示,非常高興地告訴我:“家裏哪怕有隻飛蛾經過攝像頭,我的手機都‘叮咚’一聲,發微信報告我。”
老魯雖然是名牙醫,但電子產品領悟力比較差。他們口腔醫院推行電子病曆,他是怨氣衝天,“寫到一半,突然死機了。我半老頭子,爬到電腦桌肚底下去排查線路是否鬆動,病人張著嘴等著。你說,像樣嗎?”
他每更換一次手機都要到我家來學習使用方法,對我聲稱“我也是第一次用”表示懷疑。“不講,上哪兒知道呀?”是他的口頭禪,仿佛電子產品的使用都是口耳相傳,必須一個人教給一個人,然後一傳十、十傳百,以此來推而廣之,不存在“摸索”和“舉一反三”“無師自通”的情況。
老魯這次來,是請我把他手機裏沒用的東西清理一下。“我懷疑是不是我那監控報告太頻繁啦?把內存都占了。關鍵是,我當時看得到視頻,以後想刪除的時候就找不到在哪裏了。”
我拿過手機來,輸入我早就熟知的他的密碼,層層找到視頻所在的文件夾,他驚歎:“哎喲,藏這麽深啊,不講,上哪兒知道呀。肖奕,你都給我都刪了。哎,不好,八點半了,《海峽兩岸》開始了,你先搞著,我看完電視再來拿手機。”
“你家機頂盒不是能回看嘛,幹嗎還要準點兒收看?”他家花了可以回放的錢,卻保持著準點看直播的習慣。老魯嘿嘿一笑,還是急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