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凋落的曇花:新莽王朝興亡往事

第八章 揚塵之警

(一)欺淩西域

雖然災害不斷,弊政積年,卻並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如果王莽能及時反省自己犯下的錯誤,穩紮穩打,大新王朝應該還是穩如泰山的。可他的性子實在太急了,把權力看成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把軍隊看成了對付一切反對聲音的武器。

在內政方麵,王莽改革的步調雖然有些過快過急,但憑著西漢近二百年打下的厚實家底,任憑他再怎麽折騰也不會傷筋動骨,至少是暫時不會!

然而王莽為了實現他懷柔四夷的偉大理想,輕率地改變了西漢時期較為成功的對外政策,極大地消耗了國力、浪費了民力,嚴重地動搖了自身統治的基石。

西漢的對外政策從整體來看是相當成功的。這種成功是西漢曆代皇帝付出了極大代價才換來的。西漢初年,由於秦末大亂造成的瘡痍未複,從漢高祖一直到漢景帝,漢朝麵對剽悍強大的匈奴人,隻能是低聲下氣,重金賄賂,以求苟安局麵。

漢武帝即位後,收服了西域各國,以為屏藩,斬斷了匈奴人的右臂。漢武帝隨後以舉國之兵,任用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將領,多次出征漠北,給匈奴以沉重打擊,多次擊潰匈奴的主力,一舉洗雪了百年恥辱,取得了漢匈戰爭的主動權。

五鳯元年(西元前57年)七月至次年十一月,匈奴內部爆發了“五單於之亂”。呼韓邪單於﹑屠耆單於﹑呼揭單於﹑車犁單於﹑烏藉單於等五部自相殘殺,勢力日衰,不能再對漢朝構成威脅。

最終匈奴分裂為南、北兩大部分,南匈奴呼韓邪單於率領下歸附漢朝,而北匈奴郅支單於率領下繼續與漢朝為敵,雙方戰爭不斷,互有勝負。到了建昭三年(西元前36年)六月,陳湯、甘延壽攻殺北匈奴郅支單於之後,早就歸降漢朝的呼韓邪單於在漢朝的默許下,統一了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