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碰撞的聲音在精神科空闊的走廊裏回**。打開門,我跟隨老師走進了第一間病房。這間病房很大,裏麵卻沒有一絲聲音。7個中老年男人排成一排,蹲在窗戶底下的暖氣片前。還有一個男人抱著暖氣上水管道,一動不動。無論老師問什麽,得到的回答都不會超過四個字——
“嗯,好,沒有,吃了,還行……”
7個人完全是靜止的,他們就像暖氣片上長出的“人形蘑菇”。這是2007年的冬天,我還在實習,第一次見到衰退患者的樣子。那天有外出活動,一些精神病患者迫不及待要出去,大喊:“升光了,升光了!”這是他們自己發明的詞,可能是“放風”的意思。第一間病房的7個男人,在護士的催促下,先緩緩站起來,身體再慢慢晃起來。他們跟著人群往外挪,看起來就像“植物大戰僵屍”裏中了毒的蘑菇。
後來,我做了精神科醫生,被人問過最多的問題是:“你怕不怕?”患者“瘋狂”的行為我不怕。“鬧”恰好說明患者的功能還在,鬧得越厲害,好得越快,作為醫生也會有成就感。我最怕的還是衰退的患者。
2014年5月,小女孩思琪來到我們精神科。她留著一頭齊耳短發,圓臉還帶點嬰兒肥。她隻有14歲,是科裏年齡最小的患者。剛來的時候,無論我們問什麽,她都木木的,沒有反應,眼神也很空洞。她媽媽說,思琪這樣不說話已經有四五年了。
思琪得的病叫“單純型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裏最難治療的一種,幾乎沒有治愈的可能。得這種病的患者會慢慢封閉自己,不與人接觸,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最後以沉默的方式斷絕和現實世界的交流。
我曾經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大學畢業生就是這類患者,他把自己關在屋裏14年,最後活活餓死了。精神分裂症伴自閉的情況並不常見,以前我隻看過相關的研究報告。思琪是我遇到的第一例。看著這個小姑娘,我不禁想,未來的某一天這個女孩也會成為“蘑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