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精神科醫生,工作10年,我聽患者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活著沒意思。在正常人的觀念裏,不活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連“想”的念頭都是危險的。但我聽得太多了,而且,還真遇到過一個把“不活了”當成生活常態的病患。
01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精神科病房給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安靜——
敲鍵盤的聲音,日光燈電流的聲音,偶爾在座位上伸個懶腰都會引來一通關注。時間在這裏會被拉長,人們常常會有“時空穿越感”。門診大樓偶有新入院的患者歇斯底裏地喊叫,但很快會被各種嘈雜蓋過去。我在門診的時候,經常會覺得周圍有好多“信號”,雜亂無章,找不到頭緒。我在病房和病人待在一起反而會靜下來,感受到生活裏更多的東西。
2016年9月的一天,下午兩點多,門診打來電話,說收了一個男患者,年齡比較大,腿腳不是特別靈活,讓病房的人去接一下。我們醫院是個挺大的綜合醫院,樓多,精神科病房在醫院最不起眼的角落,很多工作了幾年的醫生護士都找不到。所以如果患者年齡大了,門診就會打電話讓我們去接,省得病人來來回回折騰。
我打開醫院係統,查看這個即將入院的病人的信息,他的名字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章月樵。“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我的嘴裏念叨著,腦海中出現了一個高瘦、白發、長須、穿長衫站在船頭的古代世外高人的形象,有著看透人世的豁達。給章月樵大爺起名的一定是個非常有學問的人,我心裏這樣想。沒多久,護工就領著大爺進了辦公室。
大爺果然很高,非常瘦,像竹竿一樣,滿頭銀發。因為瘦,臉頰凹陷,顯得眼睛特別大,但沒有神。嘴唇很薄,表情痛苦又強忍著,甚至讓人覺得有點“咬牙切齒”感覺。他身體輕微顫抖,但站得很直,維持著一種莊嚴感。旁邊攙扶著他的老伴隻到大爺的肩膀,和竹竿一樣的大爺比起來,好像站在“1”旁邊的“0”,圓墩墩的,看起來非常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