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人們陸陸續續從平房搬進樓房之後,便不斷開始探討關於人與人之間冷漠的話題。有人說:樓房就是沒有平房好,住了三年五載連對門姓什麽都不知道,還是平房時走東家串西家的有人情味。
有一定道理,但人情味絕對不應該是老人慘死家中無人問津這種人間悲劇的全部原因。畢竟鄰裏之間幫一把是人情,實在幫不了也是本份。說我冷漠也好沒人味也罷,反正該承擔責任的絕對不應該是兩個守在下水道前戰戰兢兢聽鬼叫的孩子。
其實,直到老人的遺體被抬出樓外,我和許文彬也沒把他和下水道裏的鬼當成一碼事。這是我為了寫故事挖空腦袋回憶素材的時候,才無意中聯係到一起的。想到老人因為意外摔倒在廚房不能動彈,先是呼救然後抱怨繼而絕望直至死去,他的生命因為兩個孩子的恐懼而被忽略了,我實在分不清自己的感覺是後怕還是後悔。
老人死在家中的慘案變成流言,被人們拿來在茶餘飯後閑談扯淡,唇齒相傳中大家發現類似的情節其實不少,而故事的主人公從獨居老人到老兩口,再到一家三口人花光家裏最後一分錢買了頓肉,拌上耗子藥燉的香噴噴吃掉撒手人寰……我不知道傳言裏麵有多少水分,但我能感覺到,生活,在許多家庭中已漸漸開始艱難。
有些人說,東北蕭條是由於東北人懶,不思進取。我承認,東北人的確沾過計劃經濟大鍋飯的便宜,即使在最困難的年代生存依然能夠得到保障,所以不太懂得居安思危。但全都歸結到一個懶字上,肯定有失偏頗。至於還有什麽其他因素,我不說,說了也不一定能發得出來。我就是個講故事的,我講好我自己的故事就夠了。
接下來我要講的一係列故事,年代人物背景我會全部打亂,盡量避免對號入座,看官們也不必深究,省得一些良心還沒有完全泯滅的涉事者寢食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