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嶽南:中國考古探秘紀實文學叢書(全11冊)

燈光重新閃亮

陰森潮濕的地下玄宮,又亮起了昏淡的燈光,清理工作在停止了近半年之後,終於重新開始。對於發掘人員來說,曆史既然再次給予他們這個良機,就不能輕易地失去。目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迅速打開萬曆皇帝的棺槨。

這個寬、高均為1.8米,通長3.9米的巨大棺槨,依然悠閑自得地穩坐在玄堂中央。曆史讓這位帝國皇帝的亡魂,在玄堂上多停留了近半年,今天終於氣數殆盡,在明亮的水銀燈下,被推到了億萬觀眾麵前。朱紅色的槨板為鬆木精製而成,四壁以銀錠形卯榫壓住,再用鐵釘釘牢。雖曆經三個多世紀,仍不失當初的威嚴和莊重。蓋底板異常厚重,兩側釘入4枚大銅環,想必這是為了梓宮運送及入葬時拖運方便而設。因為有銅環相助,這巨大的棺槨就可從百裏之外平安地運到玄宮。槨板之上,放置著木製儀杖幡旗之類的殉葬品,形式排列有序,大有兩軍對壘、兵戎相見之勢。

夏鼐大師親臨現場,隊員們用鐵製的銳器將槨板慢慢撬開拆除,一口楠木製成的梓宮露了出來。隻見棺木上方蓋有一塊黃色絲織銘旗,兩端鑲有木製龍牌。銘旗中央金書六個醒目的大字:“大行皇帝梓宮”。

棺木外被朱漆,從四周無一絲縫隙說明,朱漆是在皇帝的屍體入棺後才塗的。梓宮與槨形製相同,前高後低,前寬後窄。從棺前正視,上部略窄、下部稍寬,中部寬大;兩側呈孤形向外突出,使棺內中部有較大的空間;棺蓋則用四個大鐵釘牢牢釘住。

最後一日梓宮就要開啟,幽深的玄宮內悄無聲息。發掘人員撬動棺蓋,鏽蝕的鐵釘在緩緩晃動,厚重的棺蓋露出了隙縫,銳器沿縫隙向裏推進,咯吱、咯吱的聲響,如同棺內的主人發出的呻吟。也難為這位萬曆皇帝,在地下,愧對列祖列宗,來到塵世,又羞於麵對世人。所以,唯一的辦法是死死地抓住棺蓋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