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有時會為了構思偵探小說的情節漫無目的地到處轉悠,如果不離開東京,那麽所去之處無非淺草公園、花屋敷[1]、上野的博物館、上野動物園、隅田川的遊船、兩國國技館[2](那個拱形屋頂讓我聯想起往年的全景館,所以特別吸引我)等。我剛在國技館參觀完“妖怪大會”,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穿過久違的八幡不知藪那樣的迷宮樹林,不知不覺地沉浸在了孩童時期的懷舊記憶裏。
這話還要從那時候——那幾天頻繁被催稿,我在家裏待不住,就在東京市內閑逛了一周左右——我在上野的動物園裏偶遇一名怪人說起。
傍晚時分,馬上就到閉園時間了,遊客大都已經回家,園內變得寂靜無聲。
看戲劇和曲藝等時,人們等不及看完最後的節目,一心惦記著躲開換鞋處擁擠的人群而早早往外走的江戶習性,實在不符合我的風格。
動物園也是這樣,東京的人不知為何都急著回家。門還沒關呢,園裏已空空如也,連人影都看不到了。
我木然地站在關猴子的籠子前,享受著剛剛還人聲嘈雜,此刻卻靜得有些異樣的動物園。
不知是不是因為沒人逗它們了,猴子也安靜下來,顯得很無聊。
由於周圍太安靜,過了一會兒,我忽然感到後麵有人,嚇了一大跳。
那是一位留著長發、麵容蒼白的青年,穿著沒有半點褶皺的衣服,看樣子像是人們所說的流浪漢。盡管臉色蒼白,他卻開心地逗起籠中的猴子來。
看來他是動物園的常客,逗起猴子來很有一套。隻給一個吃食,也要讓猴子表演好多動作,直到盡興才把吃的扔過去。我覺得特別有趣,在一旁嘻嘻地笑著看他逗猴子玩。
“猴子這種動物,為什麽愛模仿別人的動作呢?”
男人突然和我搭話。他那時正把橘子皮向上拋然後接住,再拋再接住。籠子裏的一隻猴子也把橘子皮拋了又接,和他的動作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