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阿瑟·克拉克科幻短篇全集(全三冊)

土星升起

1961年3月首次發表於《奇幻與科幻雜誌》(The Magazine of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

收錄於《十個世界的故事》

一九六〇年我提筆寫下本篇故事時,完全想象不到,二十年內航海家號係列任務將大獲成功,揭開外太陽係的神秘麵紗,告訴我們原來土星環遠比任何人所想的更複雜美妙。

隨著過去四十年來各種科學發現,本篇故事確實已顯過時。尤其,我們現在已知土衛六(泰坦星)大氣層非以甲烷為主,而是氮氣。

我寫作當時犯的另一項錯誤是,就算有人能從土衛六地表觀測到土星(土衛六大氣層的霧霾可能會完全遮蔽視線),也不可能看見“土星升起”。這是因為,我們幾乎能夠確定土衛六與地球的衛星月球一樣,因為潮汐鎖定而同步自轉,永遠都會以同一麵對著主星。因此,土星一直都掛在土衛六的天空中,就像月球天空中永遠看得見地球。

是的,我可以證實,我二十八歲時第一次見到莫裏斯·普爾曼。當時,我見過的人從總統以降,數以千計。

我們從土星返回地球後,所有人都想與我們見麵,船員半數都展開巡回演講。我一向熱衷於講話(各位可能已經注意到這點),但有些同事則寧可前往冥王星也不願再麵對觀眾。他們有些還真的去了。

我負責巡回美國中西部,而我第一次見到普爾曼先生(從未有人以其他方式稱呼他,更不可能稱他為“莫裏斯”)就在芝加哥。經紀公司總會為我訂好不錯但不至於太過奢華的旅館。這樣最適合我;我喜歡來去自如,能躲開那些身穿製服的傭仆,也可照常衣著,不需擔心自己看來像個乞丐。啊,我看到有人在笑了。那時我隻是個小夥子,之後許多事情都變了。

那已經是好久以前了,不過,我想當時應該是在大學演講。總之,我記得感到失望,因為校方無法帶我去參觀費米成功打造史上第一座原子堆的地方——他們說那棟建築四十年前就被拆了,隻剩下一塊標注地點的金屬牌。我站在金屬牌前,注視良久,遙想從一九四二年至今發生的一切。其間,我出生了;而原子能又帶我往返土星。後者,大概是費米與同僚以鈾和石墨建造原始的格柵構造時從未想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