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知行合一王陽明(全五冊)

六、心學之勇

有個弟子叫陳九川的生了病,臥病在床,痛苦萬分。

王陽明來看望他,噓寒問暖一番後,問他:“關於病這個東西,‘格’起來有點困難,你覺得呢?”

陳九川苦笑道:“的確難!我覺得它比‘正心’難多了。它的難受,肉體的疼痛,非是心能控製得了的。”

王陽明不這樣看,說:“你的肉體也是受你心控製的,它疼時,你若能快樂、常快樂,就是功夫。”

這是大有難度的事,陳九川不想在這問題上糾結,而是和王陽明探討起了學問:“我常反省自己的念頭思慮,有時覺得邪妄歪曲,有時想去治理天下大事。思考到終極時,也津津有味,達到難分難舍的地步而無法祛除。這種情況發覺得早還容易去掉,發覺遲了就難以排除。用力抑製,更覺格格不入。唯有將念頭轉移,方能把這種現象全部清理出去。如此清淨思慮,似乎也無妨害。”

王陽明說:“說來說去,你還是不懂得良知,隻要在良知上下功夫即可。你一有念頭,良知就知是非,隻就在‘是非’上用功,‘是’的保持,‘非’的祛除。”

陳九川很沮喪:“我說的這些情況,正是良知未知時。”

王陽明笑了:“良知怎麽可能有不知的時候?隻是你的良知被遮蔽了,它告訴你答案,你感覺到了卻不肯去做。”

陳九川若有所思:“大概是這樣吧,這真是一場惡戰,雖然明白,卻不能扔掉。”

王陽明嚴肅地說道:“必須要有勇氣!”

陳九川茫然:“勇氣?”

“對!你用功久了,自會有勇。”

陳九川越發茫然。

王陽明解釋道:“孟子說勇氣是‘集義所生’,你行事合乎道義,這就是致良知。肯致良知,自然就會產生勇氣。勇氣反過來會光明你的良知,你在這場惡戰中就很容易取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