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河東李氏的結盟與爭戰
契丹人南下,首當其衝的是割據幽州的劉仁恭、劉守光父子和河東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劉仁恭習知契丹情偽,常選將練兵,乘秋深入,逾摘星嶺擊之,契丹畏之。每霜降,仁恭輒遣人焚塞下野草,契丹馬多饑死,常以良馬賂仁恭買牧地”。劉守光守平州,則以欺詐手段陷契丹於被動。終劉仁恭之世,契丹人在燕薊不曾取得重大進展。
1.阿保機與李克用結盟
阿保機取代遙輦時,劉守光囚其父自立,劉氏骨肉相殘。守光弟、平州刺史守奇率眾降契丹,兄守文以討逆為名,發兵擊幽州,並以財物賂遺契丹,請其相助,使契丹人得以參與幽薊地區爭奪權力、土地的鬥爭。911年,契丹人乘幽薊混亂之機,從劉守光手中奪取了平州。劉守光為李存勖所逼,也遣使契丹求援,阿保機因劉守光為人無信,坐視不救,守光終為存勖所敗。
早年,李克用曾聯合契丹,與劉仁恭和朱溫對抗。905年,李克用為報劉仁恭木瓜澗役之仇,曾遣人與阿保機聯絡,雙方盟於雲州,易袍馬,約為兄弟,開創了割據勢力聯合契丹打擊對手的先例。阿保機乘機擊劉仁恭,擄掠數州。907年,李克用再會阿保機於雲州東城,約以共擊朱溫,同收汴、洛。
河南的朱溫與契丹沒有直接衝突,也曾遣使奉書幣、衣帶、珍玩,與之通好,以期牽製和削弱李氏、劉氏的勢力。朱溫篡唐啟立後,又遣使相告。於是,阿保機轉而向梁求冊封,朱溫則以“共滅沙陀”為條件。又值李克用死,河東、契丹聯兵之議遂寢。次年(909年),李存勖向契丹借騎兵以抗朱溫,契丹不應,關係惡化。
遼政權建立後,繼續向河北、河東用兵,並將攻占黃河以北作為軍事、政治目標。這時,燕、薊與河東都已為李存勖所控製,遼軍的南下導致了與後唐之間的多次軍事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