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45.糾正孩子學習的壞習慣
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其神經係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享受著它的利息。壞習慣則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夠用不斷增長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創舉,並使他達到道德破產的地步!
吳剛,13歲時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20歲時參加了托福和GRE考試,成績優異,獲得美國多所大學的全額獎學金,赴美攻讀博士。
吳剛的父親吳善陶是台安縣南關中學的高級教師,他在《兒子的學習習慣好》一文中詳細敘述了吳剛在學習方麵所養成的良好習慣。
量化的習慣。學習最忌一暴十寒。每天完成一定的量,積累起來就十分可觀。如認識漢字,記英語單詞,都是每天10個,即使走親串友也從不間斷。一年下來,3000個常用字記住了,
3000個英語單詞也記住了。記乘法口訣,是每天起床穿衣時媽媽教一句,他記一句。一套《數理化自學叢書》共17本,5000多頁,看起來怕人,但是“眼怕手不怕”,每天消化10頁,一年半下來就全部看完了,並做完了所有的題。我們從來不搞“傾盆大雨”,也從來不讓孩子整天玩耍。
預習的習慣。課前不預習,課上就抓不住要領,或思路跟不上,容易開小差。我要求孩子如果不把要講的內容看兩遍就別進課堂。上課時,自己懂的就要當堂記住,自己原先不甚懂的就要全神貫注地聽懂。這樣,課後做起作業來既輕鬆,速度也快,還能騰出時間自由閱讀。
定時的習慣。什麽時候學習,什麽時候玩,我們都要求孩子定時。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不能剝奪孩子玩的權利,不玩痛快,學習時也不會精力充沛。但隻要到了學習時間,他就會準時打開收音機聽英語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