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幻滅:晚清洋務運動興衰記

3.進兵朝鮮入圈套

翻閱解密過的曆史文件,你會吃驚地發現崛起的日本侵犯晚清的意圖不僅由來已久,而且還那麽狂妄。1885年中法開戰時,日本人緊盯著戰爭過程,他們試圖摸準大清國的命脈。晚清當權者暴露了怕打仗、求自保的虛弱本性。虛弱不會博得同情和憐憫,反而讓敵人覺得你軟弱可欺。

日本侵華的狂熱分子伊藤博文在1886年提出了十年擴軍計劃,以備對華戰爭。更有甚者,1887年日本軍部參謀總長山縣有朋拿出《征討清國策》,詳盡地勾畫出如何侵略中國,如何瓜分中國的陰謀。邪惡的戰爭機器一經發動起來便無法控製,除非它毀滅了,才可能停止轉動。日本開始全國總動員,上至明治天皇拿出“私房錢”,各級官員貢獻岀薪水的十分之一,下至百姓勒緊褲腰帶——這一切皆為對華戰爭擴軍備戰。他們拚國力、賭國運,連續六年購艦、造艦,海軍實力迅速超越北洋水師,同時打造了一支擁有六萬三千人的常備軍和二十三萬預備軍的強大陸軍。日本海陸軍經常以清朝為假想敵,進行有針對性的軍演,秘密派岀間諜潛入中國搜集軍事情報。日本人鐵了心地要跟大清國動手了。

而我們的大清國呢,依舊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慈禧皇太後挪用海軍軍費修了園子,北洋水師非但不再添置軍艦,從1891年後連槍炮子彈都不買了;軍隊訓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三年一次的海軍演習校閱也不過裝裝門麵,走個過場。陸軍更不像話,軍官吃空餉,士兵混日子,腐敗得一塌糊塗。奕還的海軍衙門就會抓財權,壓縮海防開支,逼得海軍自行創收,用軍艦搞商業運輸,把軍艦當成了客輪,真乃開國際玩笑!有的外國人看到不少清朝軍艦往來於煙台和旅順之間,上麵坐滿了旅客,感覺挺驚訝。乘軍艦得買船票,船票一般在電報局就可以買到。軍艦整天跑運輸拉客,顧不上維修,在中日甲午海戰之前,有的軍艦把鍋爐都“累”壞了。這樣的軍隊、這樣的國防,怎能抵住有備來犯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