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五月的北平,天氣已經非常炎熱,即使燕王府這樣的深宅大院,也不能讓人有絲毫涼爽的感覺。朱棣一家人也經常在後院避暑。但這一天,一個突如其來的探報,卻把王府上下澆了個透心涼。
當打開南京加急連夜趕送來的探報時,朱棣隻覺得眼前一黑,差點沒有當場昏倒——洪武皇帝閏五月初十歸天了!
盡管他早有心理準備,盡管他知道這一天遲早會到來,但真的來到之時,他還是感到有些無法承受。
他已經三十九歲了,過去三十一年來,整個帝國的大船,都是在朱元璋的把控下行駛,父親的死,必然會給這個國家,給這個家族帶來軒然大波,甚至是血雨腥風,他有這個清醒的洞察,也有了足夠的防範措施。但是,對於無法預知的未來,他依然無法做到成竹在胸。
徐王後則是放聲痛哭。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和四個女兒也哭成一團。朱棣強忍住淚水,他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麽,他必須馬上行動。
盡管沒有接到入京奔喪的聖旨,但朱棣不願意等待了,父親臨終前,自己沒有能夠守在病榻前,沒能見到最後一麵,沒能聽到他的遺囑,這讓他更感到悲涼。
朱棣很快做出了決定,自己帶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領五百護衛,騎快馬日夜兼程趕赴南京,為父奔喪。道衍和徐王後負責在北平布置靈堂,立即開始悼念活動。
這一年,朱高熾二十歲,身材胖大顯得相當臃腫,外表和善但透著平庸;既談上不英武,又沒有風流倜儻的浪漫氣質,如果沒有個好爸爸,靠這兩百多斤,找個女朋友都困難。老二朱高煦年方十八,身材魁梧,皮膚黝黑,眉宇間有一股收斂不住的殺氣,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燈,但霸氣過於外露,略顯城府不足。老三朱高燧隻有十二歲,但卻已經脫離了少不更事的年齡,他身體瘦小,還沒有進入青春期,但一雙小眼睛,卻似乎看透了世間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