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皇帝是這樣煉成的:朱棣的成功之路

三、當上燕王

日子還在一天一天地過,不是每一天都開心,但總有一些事讓人興奮。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初七,這是年幼的朱棣難以忘懷的一天。

當時朱元璋已經有了十個兒子,他決定把除已經封為太子的朱標外的皇子全部封王。

為了顯示這次活動的嚴肅性,朱元璋舉行了莊嚴的冊封儀式。活動在明故宮的奉先殿舉行,還頒布詔書,公示天下:

朕惟帝王天子,居嫡長者則必正儲位。其諸子當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國家。朕今有子十人,即位之初,已立長子標為皇太子,諸王之封,本待報賞功臣之後,然尊卑之分,所宜早定。乃以四月七日,封子樉為秦王,棡為晉王,棣為燕王,為吳王(後改封為周王——作者注),楨為楚王,榑為齊王,梓為潭王,杞為趙王,檀為魯王,從孫守謙為靖江王。皆授以冊寶,置相傅官屬及諸儀已有定製,於戲,奉天平亂,實為生民,法古建邦,用臻至治。故茲詔示,鹹使聞知。

這一年朱棣隻有十一歲。冊封儀式極為隆重,參加典禮的隻是年齡較大的五個皇子,對於當天的儀式,他們一點也不陌生,已經彩排過多次了——就怕出亂子,就怕不吉利。

冊封儀式在明皇宮的主殿——奉先殿舉行。當天,大殿內外被清掃得分外幹淨,鋪上了紅色地毯,掛上了彩燈,一派喜慶的氣氛。遺憾的是,古人比較迷信,不讓女人出席這類活動,當然也不會有禮儀小姐。

這麽重要的儀式,當然得由當朝皇帝朱元璋親自主持。他老人家身披龍袍,神態莊嚴,在奉先殿內的寶座上坐好,司辰官報告時辰已到,太子朱標當先,帶著四個弟弟在殿外跪下,向朱元璋行跪拜大禮。

當冊禮官把冊寶交給他的時候,小朱棣的心情還是非常激動的。他知道,常遇春跟隨父王征戰多年,生前都封不上王,死後才追封了一個開平王,而自己,十一歲就有了王爵,還有了昔日的元大都作為封地,這是多麽讓人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