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姐有穩定的工作,收入相對穩定,每月能存下3000塊錢。之前,陸小姐按照3/4的定期存款和1/4的活期存款組合配置,但由於通貨膨脹等問題,陸小姐覺得這樣的理財方式不太理想,可一時間又沒有找到解決途徑。
後來,經過朋友的推薦和分析,陸小姐把原來3/4的定期存款用於基金投資,每月用1000元做基金定投,剩下的2000元投資債券型基金。三年下來,陸小姐驚訝地發現,1000元的基金定投雖然會隨著股市上下起伏,但基本持平並略有盈餘;每月投資2000元的債券基金的收益率,在過去三年的收益比銀行定期存款更劃算。
陸小姐在做基金投資時,選擇了基金定投和債券基金兩種,那麽債券是什麽呢?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並承諾按照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從本質上來說,債券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的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是債權債務關係,債券發行者是債務人,債權持有者是債權人。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都是事先確定的,因此債權也被稱為固定利息債券。
作為一種債權債務憑證,債權和其他有價證券一樣,也屬於虛擬資本。作為一項重要的融資手段和金融工具,債券具有以下幾方麵的特點:
·償還性
債券通常規定有償還期限,發行者必須按照約定條件償還本金並支付利息。
·流通性
債券可以在流通市場上自由轉讓。
·安全性
債券通常規定有固定的利率,這一點不同於股票,和企業績效沒有直接關係,收益比較穩定,風險也較小。即便企業破產,債券持有者享有優先於股票持有者對企業剩餘資產的索取權,這也是其一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