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事關大地和心靈的文學

第二節 文學粵軍的強勢崛起

2015年、2016年廣東文學走出了低迷處境,廣東作家群創作活躍,創作顯現出嶄新的風格與特點,已形成了一支有實力有影響力的“文學粵軍”。“中青年女作家群”“青年詩人群”“深圳移民作家群”“打工作家群”“80後新銳作家群”、完整性寫作詩群、獨立詩人、粵東詩群、五月詩群、紅土詩群等文學群體成員,以自己獨具特色的寫作,給中國文壇帶來屬於嶺南的聲音,在國內外文壇都引起強烈反響。

一、強勢崛起的80後、90後作家

對於2015年、2016年的廣東文學而言,最大的驚喜來自80後、90後作家。這兩年,廣東80後、90後作家在文壇強勢崛起,他們紛紛在國內各大文學刊物上攻城略地,占據這些刊物的大量版麵,《收獲》《十月》《人民文學》《花城》《鍾山》《作品》等大刊頻頻發表他們的作品。他們還向各大文學獎項發起集體衝鋒,斬獲多項文學大獎。比如2016年他們中的馬億、林培源、畢亮獲“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獎,而在同年評出的廣東有為文學獎中,80後、90後青年作家占據大部分席位,陳再見還獲得第七屆“茅台杯”《小說選刊》2015年度大獎中的最佳新人獎。他們以其旺盛的創作勢頭,宣告他們對文壇的衝擊力。

在廣東,創作成績穩定、閃亮中國文壇的80後作家、90後作家有20人左右。從打工文學群體中脫穎而出的鄭小瓊憑借其詩歌和散文創作斬獲了許多獎項,引起了國內外文學界的高度關注和讚揚。王威廉、王哲珠、蔡東、陳崇正、陳再見、舊海棠、林培源、畢亮、寒鬱、鍾二毛、韋靈、彤子、吳純、皮佳佳、阿微木依蘿等一批後起之秀也顯示出了不俗的實力。這一批廣東文學的新星和未來之星,很多都自外省移居廣東,他們帶著各自出生地的原鄉文化和生活經驗,與嶺南文化和粵地風情進行碰撞融合;即使是本土生長起來的新興作家,也是人生經曆豐富,這讓他們的寫作可以在豐富的積累上展開。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青年作家知識背景完善,大部分人擁有本科學曆,王威廉、皮佳佳、林培源三人更是中山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博士生。具備這樣的生活和教育背景,他們的寫作從一開始就出手不凡,這兩年他們的創作更是開始擺脫少年時期的稚氣,呈現出眼界的大氣、思維的深度和時代的擔當精神,而且還顯示出個性迥然的多樣性。他們中有些作家帶著有鮮明“打工文學”色彩的作品步入文壇,有的以寫都市文學見長,還有些作家潛心鄉土文學寫作,也有作家進行著先鋒性、現代意味比較強的文學實驗,這種多樣性的文學光譜於一省各自精彩的現象在其他省份是很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