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我女兒剛上初中,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她變得特別爭強好勝。上周我們幾個比較要好的家長一起去爬山,期間我誇獎另一個男孩子幾句,結果女兒就開始處處跟那男孩子較勁,爬山的時候一定要跟那男孩比賽,我怎麽勸她都不聽,結果鬧得很不愉快。我知道孩子應該有好勝心,可這樣爭強好勝似乎有點太過了。我不知道該怎麽對待女兒的這種行為?這是好的還是壞的呢?希望尚老師給分析下,幫我想想辦法。
A:
好勝心指的是一個人不滿足於現狀,力求超越自己、超越他人,爭取更大成功的一種心理傾向。爭強好勝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科學研究顯示,從 3 歲開始,孩子就有了競爭的意識,並且開始拿父母和他人作為自己的參照,通過與別人的比較,來彰顯自我的不同,以此獲得成就感。
很多卓有成就的人小時候都有很強的好勝心。英國首位女首相撒切爾夫人小時候就是一個好勝心很強的人,她的父親曾經教導她“要永遠坐在第一排”。好勝心強的孩子凡事總想爭第一,有很強的積極性和學習欲望,敢於競爭,勇於拚搏,在很多方麵表現都很突出。
那麽,孩子為什麽要表現出好勝心理呢?專家在研究青少年心理特征時發現,好勝心強的孩子主要是想顯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多數情況的好勝都是在同伴麵前顯示自己的能耐。也就是說,在同伴麵前不甘示弱是孩子好勝心的開始。這之後,孩子會逐漸表現出在學習上爭第一,在各種活動中勇於競爭,彰顯自己的才華。
所以,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表現出了好勝心,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說明你的孩子不甘心做一名弱者,有很強的進取意識,會非常努力地學習,對各種知識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好勝心有如此大的好處,那是不是說,好勝心越強越好?我的回答是:不。凡事都要有個度,好勝心也一樣。適當的好勝心有助於孩子學習,過度的好勝心卻會阻礙孩子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