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的“長生果”

美美與共

費孝通先生曾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在我們的生活時空裏,美和美的藝術是如此豐富著人們的心靈:在麵對美不勝收的自然奇景時,我們常常會有一種無言以對的震撼,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麵前,一切描摹的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而當我們在美術家們所創造的藝術天地徜徉流連時,同樣也會有一種直指人心的感動,似乎連一聲驚歎都會是一種打擾和褻瀆。

對美的向往和追求,是眾多美術家們窮其一生所冀望達成的藝術使命,當他們將這種追求在美術作品中表達出來,使得芸芸眾生能夠欣賞到美和美的藝術,便是對“美美與共”一詞的最好闡釋。而對於我這樣的文字工作者,能夠身體力行實踐“美美與共”的精神,我想,應該就是以文字記錄美術家們對於美的追求曆程,以文字分享美術家們對於美的表達和闡釋;以此,來傳遞美的精神。

身為一個作家,我熱愛奇山麗水,也熱愛美術家所創造的瑰麗天地和多彩人生。伏案寫作之餘,欣賞畫家朋友的新作佳作是我最為賞心的樂事之一。優秀精彩的畫作,總會有一種巨大而無形的力量,將觀者引入其中,仿佛完全置身於畫中的世界,令人感同身受。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大川奔流,高山峻立,是大自然的神妙傑作;而優秀的畫家,也同樣具備造化無極的鬼斧神工,隨心營造,點抹成景;水墨相溶,或清秀灑脫或溫潤靜雅;遠觀近看,禪意動人心魄,可堪再三玩味,久久流連。好的藝術作品,確有治療心靈的功效。

所以,看到一幅好畫,我永遠都會心潮澎湃,它表達了我的千言萬語。

“美是文學的生命”一向是我恪守的創作宗旨,“真善美”更是美術家與作家的共同追求。作家和美術家的勞動雖然有異。但是,操筆為鋤,耕耘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山水領域,乃是大家的共同目標。有著同樣的藝術追求,本是同道中人,因此在文壇耕耘五十餘年,我所結識的畫家朋友,一點也不少於我的作家朋友。我之所以與眾多畫家交情匪淺,不僅是我愛看畫,也是因為敬重畫家們的那種文化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