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的“長生果”

何處青山無故人

自小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浙南,我一直固執地認為,我的故鄉——浙江省台州市玉環縣楚門鎮——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

成年之後走南闖北,更準確地說是顛沛流離:先是北上到中原大地結婚成親,那是1962年,三年困難時期剛剛臨近尾聲,我唯一的嫁妝,是讀過兩年私塾的繡花女老母親自己的陪嫁——一對書箱和從家中的口糧裏省下來的半袋大米。在開往鄭州的長途列車上,我就坐在那個米口袋上,一步也不敢離開。天亮的時候綠皮車抵達終點,我跳下列車,站在站台上,看著與家鄉風貌截然不同的黃土地,心裏一片茫然。

那時候,我還不知道自己會愛上這片土地。

我更沒想到的,是竟然在這裏一待就是二十四年,生命中最好的年華、最富於創造力的時期,青春的汗水、淚水以及歡笑,統統都留在了這中原的黃土地上。從偏居一隅的南陽市內鄉縣,轉到腹地的省會鄭州,一路行來,三個孩子先後在河南出生,自己的文學之路也越走越寬,我的成名作《心香》是在河南完成與發表的,創作的高峰期也集中在這二十多年裏。如果說浙江是滋養我靈魂的伊甸園,河南則無疑是開拓我視野、豐富我心靈的人間世。河南於我,絕不僅僅是“第二故鄉”這麽簡簡單單。

調入河南省文聯成為專業作家後,我開始真正的走南闖北,履痕遍及祖國大地的每一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但是心中所好,最是念茲在茲的地方,當屬老伴兒的故鄉——山東青島。

在我看來,青島是中國大地最有特色和靈性的城市之一,對它的那份欣賞和由衷的喜愛,我想,是同樣生長在海邊的我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種骨子裏的認同。特別是近十幾年來,特別是退休以後,幾乎每年夏天,我都要與老伴一起,回到青島寫作——你看,我都不自覺地用了回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