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四川,人都說訪九寨溝而不遊黃龍,就像一軸墨韻淋漓的山水畫隻看了半卷,一首意境酣暢的古曲隻聽了半截。
此話不謬。但是,黃龍的景觀雖與九寨溝一樣名揚天下,黃龍卻自有黃龍的別樣風光;黃龍絕不是九寨溝的重複或縮影,黃龍完全有自己的獨特的個性。
記得從銀幕上得窺黃龍的一角景色時,我曾十分驚歎,並不止一次揣想過它美麗的全貌。而今,在有幸得見黃龍的真麵目後,我才知過去所看到的,不過是一片“龍鱗”,遊覽了黃龍,我才算看見了一條歡騰奔突、生氣勃勃的“真龍”,一條氣勢豪放、無與倫比的“巨龍”!
車向川西北行,滔滔岷江跌宕起伏,傍山回環。當我從萬山叢中望見洶湧在懸崖峭壁下的江水時,便情不自禁脫口歎道:這哪是岷江?分明是怒江嘛!一語未了,飛起滿車笑聲。不怪同伴未解我的心曲,情急意迫,我沒能表達明白。我是想說,這江流如此洶湧湍急,隻有一個“怒”字來形容才合適。
峭拔的岷山千裏綿延,山勢如龍,源於岷山頭枕雪峰的黃龍,焉得不如巨龍出淵,奔躍欲飛?曾為大禹負舟導江的黃龍,自然要以裹雲挾雷的氣勢飛騰而下,一瀉千丈而不可收了。
與許多人跡罕至的勝境一樣,世所罕見的岩溶景觀黃龍,也是“藏頭匿尾”的,它的“頭”,臥藏在冰山雪峰中,高聳入雲的玉翠峰似一道白玉屏障,拱衛著它;它的“尾”,隱沒在山腳莽莽蒼蒼的叢林中,參天的古木和萬千花樹像一件翠繡錦衣,披蓋著它。看黃龍,隻能溯水而行,從“尾”探“頭”。溯水走黃龍,使遊客的尋蹤辨跡,別有情趣。
乍到黃龍入口處,你定會訝然:這窺不到一點“動靜”的山寨式小門,算什麽名堂?這普普通通的山林幽徑,難道真會教“真龍”畢現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