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的“長生果”

冰姿雪韻第一姝

“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無數人的共知共識,成為大家最熟悉的新詞語。

自認是山訪客水知音,更願尋覓自己的“獨得”。當以無數腳繭丈量了各地名山後,我對第一句話存了質疑——因為,看了峨眉、張家界,便認為它們與黃山各有千秋;遊過河南雲台山,覺得它同樣氣象萬千,從而覺得“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絕非妄說。

有了這樣的感悟,便覺得對名山大川不可盲從謬讚不可輕下結論,因而,無論是黃山張家界雲台山神農架還是被人誇得神乎其神的瀘沽湖日月潭,雖然遨遊時頗有興致,但因品味不出獨特的感覺,回來後竟寫不出一個字。

隻有九寨溝例外。

“九寨歸來不看水”,是我由衷的折服,徹底的認定。

21年前初識九寨溝,我的第一狀態是目瞪口呆如癡如醉。

那時的九寨溝尚未開發。目瞪口呆之際不由呼喚:但問天下客,誰人識嬌顏?如癡如醉之時,便把點點滴滴的愛意都傾瀉在筆尖。雖然癡醉得無以複加,雖然沒有忘記寫作的一個教訓——美絕人寰的仙境,是難以述說的,真正奇絕的大自然,是無法描繪的;即便使出了渾身解數,哪怕將唐詩宋詞倒個底朝天,也難寫出九寨之美——九寨溝是大自然最奇絕的傑作,九寨溝就是最美的大自然。

但是,再多的“道理”,擋不住真誠的仰慕,作文的種種“教訓”,更難敵心底洶湧的愛意。景催情生,文由情發,難詩難畫的九寨溝,就如五百年前的風流孽冤,就如一見鍾情的愛侶,那是世上的“唯一”,任什麽都無法抵擋,任誰都無法代替。

情人相見時的訴說,往往既不明智又不需講什麽哲理,我寫九寨溝,從頭至尾,字字句句都是愛的熱昏話,呢呢喃喃全是情的糊塗賬,訴說到最後,喃喃到末了,突然冒出了這樣的祈求:唯願死在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