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楊廣卻拿定主意要做一塊瘋狂的石頭。
一塊落井下石的石頭。
楊廣做楊勇的弟弟已經好多年了。
這毫無疑問是宿命的安排,因為他們的兄弟關係和血緣關係不是人力可以更改的。
這一點讓楊廣分外傷感。
楊廣其實是楊勇的大弟弟,在他下麵還有三個小弟。但是嫡長製的選君原則讓他和皇位不可能發生任何關係。因為在這個原則下,哪怕是個廢物、是個花花公子,但隻要是皇長子,那他就是太子的不二人選。
所以楊勇是太子,而他不是。
楊廣傷感就傷感在這裏。因為他自認為太優秀了。他的個人品質和楊勇做比較,那真叫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楊勇喜歡鋪張浪費,可他厲行節約。在這方麵,隋文帝是深有體會的。有一次他到晉王府(楊廣十三歲時就被封為晉王,並被任命為並州總管)搞突擊檢查,有一個細節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王府的樂器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聯想到冬至日楊勇在東宮內接受朝賀時禮樂齊鳴,隋文帝真是感慨多多。
楊勇比較愛拈花惹草,但是作為弟弟的楊廣在生活作風方麵就嚴謹多了。在這方麵,獨孤皇後對他的印象很好。因為楊廣經常和他的正妃蕭氏在一起有說有笑地向她請安,一副舉案齊眉的樣子。
當然楊廣最英雄的品質還在於他的軍事才能是如此的出眾。公元589年,年僅20歲的楊廣成了這個帝國的最高軍事統帥。他帶領五十萬大軍開赴南方,以秋風掃落葉般的氣勢滅掉了陳。由此“天下皆稱廣以為賢”。
很難說在這場平陳戰爭中,隋文帝沒有考察楊廣作為新太子人選的意思。但是他還是什麽都沒有說,還是把自己深陷於耐人尋味的沉默當中。的確,和祖宗流傳下來的偉大而要人命的“嫡長製”做一個PK,隋文帝還是沒有足夠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