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乾隆的惆悵

如此一來,秦始皇更孤獨了。在大秦的天下,他是一個孤獨的統治者,也是一個孤獨的行走者。統治是他的宿命,行走也是他的宿命,這個叫嬴政的中年男人帶著他深刻而沉重的心理創傷,孤獨而落寞地行走在數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沒有人為他療傷,他也不以為是創傷。秦始皇以看守大秦江山為己任,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麥田守望者。

每行走一地,秦始皇必要刻石為證。這些刻上文字的石塊既是留給當世的,也是留給後世的。秦始皇是想向世人表明,當年的那個人質早已經死了,現在的他,是全世界最雄心勃勃、最有作為的男人。曆史也確實記錄了秦始皇的那些壯舉。《史記》有載:

始皇二十八年: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

始皇二十九年:芝罘刻石,芝罘東觀刻石。

始皇三十二年:碣石刻石。

始皇三十七年:會稽刻石。

但最後,這個有刻石癖的男人再也刻不動了。因為他病了。病的根源是天上掉下來一塊隕石。

一塊刻有文字的隕石。

上麵據說刻著七個大字:始皇死而天下分。

這塊隕石掉在原齊國東郡地區,秦始皇沒有親見。

所以他不知道這是神靈所刻還是有人在搞鬼。

但毫無疑問,這件事情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大秦的老百姓開始議論紛紛,多數人相信這是神靈的啟示,從而對大秦江山還能存在多久持懷疑態度。

唉,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秦始皇不再刻石——當威權不再有說服力時,刻再多的石頭又有什麽用呢?

他長歎一聲,病從中來。

他也確實該病了。江山如此沉重,心靈如此孤獨,鐵打的人也扛不住。

但是巡視的隊伍依舊浩浩****,依舊威風八麵,隻是人們並不知道,在深深的輦車裏頭,屏風背後,一具不久於人世的軀體正虛弱地兀自支撐著。他在做出最後的安排,對國事,對身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