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婚齡已有十一年的莎士比亞婚姻生活並不幸福。他的農民出身的妻子安·哈瑟維對他所謂的事業一直嗤之以鼻。兒子哈姆內特·莎士比亞八歲,對這個世界有著無限好奇。而莎士比亞來到倫敦也有六七年時間,在劇院做了一段時間的馬夫、雜役後,直到三年前才有機會拿起筆,嚐試為倫敦一家頂級劇團——詹姆斯·伯比奇經營的“內務大臣供奉劇團”寫作劇本。此時的莎士比亞根本沒有什麽代表作,寫出來的東西經常被那些有著牛津、劍橋背景的“大學才子”們所嘲笑。莎士比亞得到的評價通常是“混跡於白鴿群中的烏鴉”。毫無疑問,這個時候的莎士比亞也麵臨著他的人生轉場。湯顯祖遭遇遂昌,莎士比亞遭遇倫敦。同在人生低穀,他們都需要一場挑戰,麵向自己的挑戰。就是在這一年,莎士比亞寫出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喜劇《馴悍記》,這部作品探索了兩性關係以及愛情和金錢的價值等主題,在熱鬧的故事情節背後,那些帶有濃厚的文藝複興時期關懷人的命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主題震撼了有著牛津、劍橋背景的“大學才子”們。從這一年開始,他們的嘴裏再也沒有冒出“混跡於白鴿群中的烏鴉”這樣的字眼。莎士比亞在倫敦完成了他的自我救贖,一如湯顯祖在中國遂昌所做的那樣,他們都在人生困境中發現了另一個新鮮而不可能的自己。
五年之後的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湯顯祖在無限的心靈安寧中離開遂昌,離開仕途,開始居家潛心寫作《牡丹亭》。在這個世界,他其實是不寂寞的,也是不孤獨的,雖然他不知道,在地球的另一邊,一個叫莎士比亞的年輕人與他不約而同地開始了心靈起舞。而著名的萬曆皇帝依然在紫禁城中坐守心靈困城,無法突圍,雖然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卻是倦怠已極,成為一個消極罷工、鬱鬱寡歡的悲情皇帝。湯顯祖則成了人生贏家——遂昌的山水大美無言地成全了湯顯祖,湯顯祖的人文情懷則在五年的光陰中有意無意地滋潤遂昌——曆史毫無預警地在萬曆年間,悄然發生一段有關互相成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