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楚字是這樣寫成的

盛開的荊棘花——楚式劍是怎樣煉成的之六

荊楚之地多荊棘。

荊棘花,生長在貧瘠磽薄之地。花中有刺,刺上有花。花語有堅強剛硬、**不羈、芒刺傷人之意。

楚文化是世界文化叢中的一束荊棘花。

人類文明的誕生多與水有關,大江大河大海是人類的搖籃。公元前4000年到前3500年,世界文明之光在西亞地區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蘇美爾沼澤地帶閃現新光,晨曦微露,曙色初照。兩河流域驚現文明的模樣,城市、神廟、青銅器、楔形文字、灌溉係統相繼出現,國王、將軍、武士、官員、祭司人影幢幢。這一時期,在遙遠的東方,中國長江流域下遊地區今浙江的良渚一帶,暖風熏得神人醉,神人獸麵玉生輝,風吹稻花香兩岸,稻花香裏說豐年。五千三百年前的稻穀在良渚的莫角山腳下,找到了一處最悠久的糧倉,然後把自己碳化,靜待五千年後的挖掘;這一時期,在河南二裏頭,夏王朝正塵土飛揚地大興土木,為自己壘一處妥妥的安身地,蓋起中原王朝的第一座王宮、華夏民族的第一座都城、中華文明的第一個宮殿。與中國中原王朝文明不約而同地步入文明殿堂,落座於同一桌文明盛宴的,除了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還有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愛琴海地區克裏特島的米諾斯文明。它們胸前佩戴著同樣標識的出席證,那標識就是青銅器。而那個時候,作為祝融家族成員之一,楚的先人們還遊**在黃河流域、中原腹地,江漢流域還沒有楚人的影子。

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國國君成湯滅掉昏聵的夏王朝君王桀,中國商王朝的馬車便載著青銅禮器、綠鬆石龍開始了近五百年的文明之旅。在前半程的兩百多年裏,商王室沒有找到宜居安民的感覺。在滅夏桀之前,作為夏王朝的方國商國,就已經遷都八次;商王朝建立後,又經曆過不止九次的遷都,是一個建在車輪上的王朝。公元前1300年左右,商朝第十九代君王盤庚率文武百官、貴族庶民,開始商朝的最後一次遷都,從今山東曲阜浩浩****地渡過黃河,定都於今天的河南安陽,站住腳、安下神、紮下根,不再折騰,古老的華夏民族開始興盛,長達兩百七十多年的殷商從此翻開有甲骨文、青銅器、武丁中興等的新篇章。這一時期,希臘半島的邁錫尼文明在特洛伊十年鏖戰中土崩瓦解,在全民皆戰的多利亞人鐵劍下灰飛煙滅,克裏特島上一場突如其來的火山噴發,使曾經輝煌的米諾斯文明毀滅得不存一點火星;這一時期,古埃及新王國正瘋狂地踩著腳踏式風箱,拚命地煉銅煉鐵、磨刀霍霍,埃赫那吞法老在莊嚴的阿蒙神廟,用今天的埃及人聽不懂的語言,慢吞吞地宣讀他的宗教改革方案和阿吞頌詩。日子有急有緩,存活有長有短,無論東西,不分中外,每一種文明都在塑造自己的青銅歲月。而那個時候,楚的先人被商王室趕出了中原,流落在漢水兩岸、江漢平原、長江流域的叢林中,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楚部族的首領經常翻山越嶺到西邊的岐山,拜訪周部族的首領,串串門、吃燒烤,同周人密謀如何反抗商王朝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