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亡友魯迅印象記

二四 日常生活

魯迅出學校以後,從事戰鬥的新文藝工作,亙三十年。這三十年間始終維持著最樸素的學生和戰士的生活,“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節衣縮食以購圖書,以助窮苦青年的學費。景宋說得好:“‘囚首垢麵而談詩書’,這是古人的一句成語,拿來轉贈給魯迅先生,是很恰當的。我推測他的所以‘囚首垢麵’,不是故意驚世駭俗,老實說,還是浮奢之風,不期引起他的不重皮相,不以外貌評衡一般事態,對人如此,對自己也一樣。”又說:“說到廢紙做信封,我更憶起他日常生活之一的惜物。……他則正惟其如此,日積月累地,隨時隨地可省則省,留有用的金錢,做些於人於社會有益的事。不然,不管他如何大心助人,以區區收入,再不處處儉省,怎能做到他當時所願做的呢。”(《新中國文藝叢刊》,景宋,《魯迅的日常生活》)

關於他的衣著,他在南京讀書時,沒有餘錢製衣服,以致夾絝過冬,棉袍破舊得可憐,兩肩部已經沒有一點棉絮了。這是他逝世以後,母太夫人才告訴我的。他在杭州教書時,仍舊著學生製服,夏天隻做了一件白羽紗長衫,記得一直到十月天冷為止。後來新置了一件外套,形式很像現今的中山裝,這是他個人獨出心裁,叫西服裁縫做成的,全集第八冊插圖,便是這服裝的照片。他的鞋是革製而遮滿足踝的。我還記得他在紹興中學堂教書時,有過一件皮鞋踢鬼的趣事:他的家和學堂的距離頗遠,中間有一條近路,是經過義塚堆的。有一天晚上,在學堂裏弄得時候遲了,回家時,心想走那一條路呢。決定仍走近路,兩邊草長得很高,忽地望見正麵有個白東西毫不做聲地停住著,而且漸漸變為矮小,終於成為石頭那樣不動了。他當時有些躊躇,這樣深夜,會有人在這樣地方行動,大約是所謂“鬼”罷?對這惡物的襲來,是“進攻”還是“退卻”呢?短時間的決定:還是衝上去,而且走到這白東西的旁邊,便用硬底皮鞋先踢了出去,結果那白東西嗬唷一聲,站起來向草中逃去了,魯迅終於不曉得這是什麽東西,他後來講到這趣事時,笑著說:“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腳,就立刻變成人了。”他到廣州以後,少著皮鞋,改用黑色帆布麵膠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