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柳如是別傳

第五章 複明運動02

李清《三垣筆記(中)》雲:

若錢宗伯謙益所納妓柳隱,則一狎邪耳。聞謙益從上降北,隱留南都,與一私夫亂。謙益子鳴其私夫於官,杖殺之。謙益怒,屏其子不見。語人曰:“當此之時,士大夫尚不能堅節義,況一婦人乎?”聞者莫不掩口而笑。

《虞陽說苑乙編》虞山趙某撰《亭雜記》(參《牧齋遺事》附《趙水部雜記四則》之四)雲:

錢受之謙益生一孫。生之夕,夢赤腳尼解空至其家。解空乃謙益妻陳氏平日所供養者。孫生八歲,甚聰慧。忽感時疫,雲有許多無頭無足人在此。又曆曆言人姓名。又雲:“不是我所作之孽。”謙益雲:“皆我之事也。”於中一件為伊父孫愛南京所殺柳氏奸夫陳姓者,餘事秘不得聞。其孫七日死。果報之不誣如是。

寅恪案:前論河東君嘉定之遊節,引《柳姬小傳》謂河東君輕鄙錢氏宗族姻戚。故告殺鄭某或陳某,雖用孫愛之名義,然主持其事者當是陳夫人黨遵王之流。至若孫愛,性本怯懦,又為瞿稼軒孫婿,其平日與河東君感情不惡,後來河東君與其女遺囑有“我死之後,汝事兄嫂如事父母”之語可證。牧齋痛罵孫愛,亦明知其子不過為傀儡,罵傀儡,即所以罵陳夫人黨也。牧齋罵孫愛之原書,今不可見。依活埋庵道人所引,則深合希臘之邏輯。蒙叟精於內典,必通佛教因明之學,但於此不立聖言量,尤堪欽服。依《明州野史》繭翁所述,則一掃南宋以來貞節僅限於婦女一方麵之謬說。自劉宋山陰公主後,無此合情合理之論。林氏乃極詆牧齋之人,然獨許蒙叟此言為平恕,亦可見錢氏之論,實犂然有當於人心也。

關於牧齋順治三年丙戌自燕京南還,有無名子虎丘石上題詩,涉及陳臥子及河東君一事。茲先移錄原詩並莊師洛考證,複略取其他資料參校,存此一重公案,留待後賢抉擇。譾陋如寅恪,固未敢多所妄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