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柳如是別傳

第五章 複明運動07

寅恪案:魏氏為順治十六年己亥鄭延平率舟師攻南京之主謀者,今檢牧齋著述中,除上引《與吳梅村尺牘》外,尚有《有學集詩注》五《敬他老人集》順治十一年冬在蘇州所賦《贈陳鶴客兼懷朱朗詣一首》雲:

雀喧鳩鬧笑通津,橫木為門學隱淪。名許詩家齊下拜,姓同孺子亦長貧。風前剪燭尊無酒,雪後班荊道少人。卻憶西陵有羈客,荒雞何處警霜晨。

據全謝山所撰《魏氏墳版文》,陳三島、朱士稚與魏氏關係密切,則牧齋此詩題中雖不涉及魏氏,要是間接亦與魏氏有聯係之一旁證。前言牧齋此數年間屢至蘇州,絕非僅限於文酒清遊,實有政治活動。觀其假我堂文宴互與酬和之人,皆屬年輩較晚陰謀複明者,如歸玄恭、徐禎起等,可以推知(可參《小腆紀傳》五八《徐晟及歸莊傳》等)當時魏氏或亦曾參與此會,但以鄭延平攻南京失敗之後,清廷追究主謀,魏氏坐死,同黨亦被牽累,後來編《有學集》者,殆因白衣之名過於顯著,遂刪去牧齋與其唱和之作耶?俟考。

順治十二年乙未冬,牧齋赴淮甸訪蔡魁吾後,不徑還常熟度歲,而留滯金陵,至次年丙申約在三月間始歸虞山。其何以久留金陵之理由,必有不可告人之隱情。檢《有學集詩注》六,此年春間之詩有《就醫秦淮寓丁家水閣絕句三十首》,大抵為與當日南京暗中作政治活動者相往還酬唱之篇什。其言就醫秦淮不過掩飾之辭,自不待辨。茲擇錄有關諸首,並略加詮釋於下。

《丙申春就醫秦淮,寓丁家水閣浹兩月。臨行作絕句三十首,留別留題,不複論次》,其一雲:

數莖短發倚東風,一曲秦淮曉鏡中。春水方生吾速去,真令江表笑曹公。

其二雲:

秦淮城下即淮陰,流水悠悠知我心。可似王孫輕一飯,它時報母隻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