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柳如是別傳

第五章 複明運動08

關於上列三題中許譽卿、孫晉、陸慶曾及彩生諸人之事跡,約略考證既竟,茲再就三題中諸詩,擇其可注意者,稍詮釋之於下。

第一題第四首“漏月歌聲起暮鴉”句之“漏月”,遵王注有“琴女名漏月”之語,但未言出於何書。檢孫星衍《平津館叢書》中之《燕丹子》,源出《永樂大典》本,淵如複校以他書,故稱善本,獨未載“漏月”之名。複檢《有學集詩注》一四《東澗集(下)·病榻消寒雜詠四十六首》之三十七《和劉屏山〔汴京紀事〕師師垂老絕句》中“十指琴心傳漏月”句,“漏月”下遵王注引楊慎《禪林鉤玄》雲:

漏月事見《燕丹子》,漏月傳意於秦王,果脫荊軻之手。相如寄聲於卓氏,終獲文君之身。皆絲桐傳意也。秦王為荊軻所持,王曰:“乞聽琴聲而死。”琴女名漏月,彈音曰:“羅縠單衣,可掣而絕。三尺屏風,可超而越。鹿盧之劍,可負而拔。”王如其言,遂斬荊軻。

始知牧齋所賦,遵王所注,殆皆出《禪林鉤玄》。鄙意楊用修為人,才高學博,有明一代罕有其比。然往往偽造古書,如《雜事秘辛》,即是一例。故其所引《燕丹子》漏月之名,果否出於古本,尚是一問題也。此首“海棠十月夜催花”句,謝肇淛《五雜俎(上)》二雲:

十月謂之陽月,先儒以為純陰之月,嫌於無陽,故曰陽月,此臆說也。天地之氣,有純陽,必有純陰,豈能諱之?而使有如女國諱其無男,而改名男國,庸有益乎?大凡天地之氣,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當純陰、純陽用事之日,而陰陽之潛伏者,已駸駸萌蘖矣。故四月有亢龍之戒,而十月有陽月之稱。即天地之氣,四月多寒,而十月多暖,有桃李生華者,俗謂之小陽春,則陽月之義,斷可見矣。

《紅樓夢》第九四回《宴海棠賈母賞花妖》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