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隨利津縣教育局組織的學習小班化教學經驗的考察團,來到了大連市西崗區。我們四天一共考察參觀了七所學校——三所初中、三所小學、一所高中,幾天的學習讓我感觸頗深。
我對這幾所學校的整體感知是:按照全區區域性的整體改革項目與要求,每所學校所秉承的辦學理念基本一致,但每所學校又都有自己的個性與特色,都有自己獨特的教育產品,從而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品牌與文化。可以說,西崗區全區整體推動小班化教學,給該區教育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生機與效益。
最讓我感到有收獲的地方有三點:一是每所學校都生成了自己的學校文化,有自己的頂層設計,用辦學理念統攝學校的課堂、課程、教師發展、學生成長與家長行為等,且鮮明獨到;二是每所學校都在“還學與生,還生與人”這一先進、科學的教育思想下積極構建“學習者”的課堂,創造“育人為本、全麵發展、個性張揚”的多元化校本課程;三是學校文化實現了動態化,在學校的角角落落,都展示和表現著學校方方麵麵的管理模式與生活方式。在這裏你會發現,學校良好的文化元素在學校成員創造性地、有效地運作下,已經形成了強大的文化力,真正使文化成為展示學校獨特形態、凝聚學校成員心誌、推動學校長足發展的有效手段。
一、讓常規文化綻放校園
走進每一所學校,這所學校的辦學理念與精神便一下子撲入眼簾。首先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學校的各項常規管理都可視化,管理的思想、流程與成果都一一綻放在學校的走廊、大廳、教室裏等,甚至一些角角落落也不乏管理的痕跡。這些管理傑作,有學校整體的,有教師團隊的,有學生團隊的,也有家長的。比如71中的試卷夾整理、晨測三部曲、優秀作業展評、限時小白板、現場督察工作、團隊行動展示、各處室工作計劃黑板報等,彰顯了該校追求精細化、過程化管理的特色。34中的人人參與的大課間、學生表達班級文化、成績通報會、教案學案傳承、學生成果展示、兩支紅筆進課堂、知識排查表、學區團隊精神評比等,無不顯示著該校全覆蓋、逐點透析式管理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