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言這次作為“日本馬克思主義譯叢”的著作之一被翻譯成中文出版的《〈德意誌意識形態〉的世界》一書,正如該書後記所提到的,它是以該書的作者們曆時兩年的德語原文讀書會為基礎,於1992年被編輯和出版的論文集。從出版起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5年,這期間,關於《德意誌意識形態》的文本研究,學界又出現了幾個值得關注的成果。
關於文本的版本,繼1972年《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新MEGA)的試刊版發行之後,接著是2004年先行版的出版。這一先行版的特征在於,它將未公開的手稿中的《德意誌意識形態》的構成問題和文本的公開出版相分離,按照手稿的寫作時間順序編集了手稿。《德意誌意識形態》的新MEGA版預定近期將作為第Ⅰ部第5卷出版。與此同時,第一篇“費爾巴哈”的電子版的發行工作也在進行,這一工作可以使讀者看到馬克思恩格斯對文本的增補、修改、刪除過程。這一工作是由日本的大村泉、窪俊一、涉穀正、平子友長、渡邊憲正推進的,中國方麵的參與者是韓立新。
日本已經出版過能看到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文本上的增加、修改、刪除過程的版本,即《新編輯版〈德意誌意識形態〉》(廣鬆版,1974年)。1998年,涉穀正在調查了《德意誌意識形態》的手稿和影印件的基礎上,翻譯出版了《草稿完全複原版〈德意誌意識形態〉》(涉穀版)。涉穀版和廣鬆版一樣,都是采用能看到馬克思恩格斯對文本所進行的增加、修改、刪除過程的排版形式。
涉穀版和廣鬆版最大的區別在於,後者參照阿多拉茨基版的注釋,使讀者能夠清楚地看到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文本上進行的增加、修改、刪除工作,而且根據編者自己的編輯方針對手稿的缺損部分進行了重新構建。與之相對的是,涉穀版是在調查了阿姆斯特丹社會史國際研究所的手稿和影印件的基礎上進行編輯、翻譯的結果,修正了阿多拉茨基版和試刊版的記載缺漏,並使得增加、修改、刪除的過程更加一目了然。由於廣鬆版更多的是依據阿多拉茨基版而忽略了試刊版中的文獻考證,所以存在沿襲了阿多拉茨基版的錯誤的不足,但它開創的編輯方法,即讓讀者看到馬克思恩格斯對文本的增加、修改、刪除過程的意義重大。但是,自涉穀版的出版到現在,它就變成了最出色地複原了手稿的版本。雖然本書中的引文采用的是廣鬆版,但是我認為現在涉穀版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