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觀察是邏輯經驗主義科學哲學著力探索的一對範疇,也是第一次對這對範疇進行嚴肅的學術梳理的哲學流派。但是能否僅僅據此認為邏輯經驗主義就享有對理論與觀察之間關係問題的思想壟斷?對這個問題的解答也關係到邏輯經驗主義有無曆史,科學哲學有無曆史的判斷。
從文獻看,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有思想家提到理論與觀察這個問題。據史記載,有一次畢達哥拉斯和名為Leon的王子應邀出席參觀一場盛大的競技比賽,該王子就問畢達哥拉斯:“能否談談你是怎樣的一個人?”畢達哥拉斯回答說:“我是哲學家(philosopher)”,王子之前從未聽過這個字眼,就向大師請教,畢達哥拉斯說:“就好像今天來參加盛會的人,有一些是沽名釣譽者,有些是為獎賞而拚死拚活的,而我呢?我來這裏就隻是為了‘觀察’和‘理解’這裏的一切,而‘觀察’和‘理解’就是哲學。”[1]
一些重要的科學哲學教科書或綜述性著述都論及理論與觀察之間的關係,如“科學哲學百科全書”[2];“科學哲學的曆史典藏”[3]。
專門論述理論與觀察之間關係的著述主要有:奈格爾的“科學中的觀察與理論”[4];“理論與觀察的劃界”[5];“理論、觀察和科學實在論”[6][7];“從觀察到理論”[8];“理論與觀察的兩種類型”[9];“滲透理論的觀察、對理論中立的觀察、不受理論製約的觀察”[10];“滲透理論的觀察能檢驗理論嗎?”[11];“論觀察的理論滲透性”[12];“在理論與觀察之間:T.梅亞爾對月球運動的探索”[13],等等。
此外,維基百科以及斯坦福大學和印第安納大學的有關網站有關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內容也值得關注[14],如Rationalism vs.Empiricism entry i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Rationalism vs.Empiricism at the Indiana Philosophy Ontology Project,等等。從這些網站內容看,在理論與觀察之間關係問題上,理性主義與經驗論不可分割地關聯著,但在知識本質、知識的來源、知識的判據等問題上有較大的差距。[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