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墨頓曾提出近代科學遵循四條規範:1.公有性(Communism但後來在美國被寫成communalism):知識對所有人開放,因而是公共的;2.普遍性(Universalism):每個人都可以致力於科學研究,按其才幹評價其對科學的貢獻;3.無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科學不是追求個人私利,對科學行為及其評價信守非利益性和客觀性的準則;4.有組織的懷疑(Organised scepticism):科學活動總是一種批評性的,有依據的懷疑。其實,自從人類有了科學活動,也就有了科學的規範以及對規範的不斷反思與重建。就西方文化而言,從古希臘到後現代,一直存在著規範以及對規範的革命。
一、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科學規範
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科學哲學中,有三個具有奠基性的基本觀念:自然因果、世界始基和邏輯論證等。這些觀念對於西方科學、哲學和科學哲學以致整個西方文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自然因果:自米利都學派始,古希臘羅馬人對人類思想的最大貢獻在於對世界事務的解釋從原始宗教轉向了自然因果。例如,赫西俄德的神話譜係中,地震是由波塞冬的憤怒引起的,但泰勒斯認為地震是由於水的振動。[1]
世界始基:尋找世界始基是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科學哲學思想的重要主題,從米利都學派的水、火和氣等有形物質直到無限、巴門尼德的同一、赫拉克利特的羅格斯、畢達哥拉斯的數、蘇格拉底的共相和柏拉圖的理念以及亞裏斯多德的四要素等抽象概念。這對西方的科學哲學具有決定性的影響。[2]
邏輯論證:古希臘羅馬時期科學哲學思想家與同期文明的最大區別在於邏輯論證。東方文明如埃及和中東地區早已廣泛使用了直角三角形三邊之間的數量關係,例如中國的商高定理等。但隻有畢達哥拉斯才用邏輯論證的方法定義了“a2+b2=c2”。結果雖然一致,但論證方式卻是革命性的。這也是東西方文明的重大分野之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