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

五、曆史的動力

在馬克思看來,曆史作為總體的人的生成過程,是人的現實的活動的展開。因此,曆史發展的動力就應直接與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動密切相關,也就是說,曆史發展的動力既不應是某種超人的天意,也不是人之外的自然,它的核心隻能是人的需要以及為滿足這些需要而產生的人的活動。從人的本質存在方式——實踐——出發去闡釋曆史的動力,是馬克思的獨創。但是,馬克思對實踐的理解並不是抽象的,而是把它作為一種現實的人類活動。因此,馬克思反對那種僅僅對曆史的動力問題做抽象理解的觀點,強調在一個統一的思想的指導下對現實的曆史進程的具體的分析。

馬克思對曆史發展動力問題的闡釋主要是在兩個層麵上進行的。首先,在形而上的層麵上,馬克思通過對人的本質及其存在方式的分析,從勞動、交往和分工三者的關係出發對人類曆史演進機製問題做了全麵的闡述。其次,馬克思在批判地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發展的過程中,提出了有關生產力、生產關係以及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運動變化的規律性。

(一)人的需要:曆史發展的內在動力

馬克思說,人的需要“即他的本性”。整個人類的發展史也就是一部人的需要不斷滿足並不斷生成的曆史。因為人的需要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在不斷地生成、變化之中的。當最基本的、最明顯的、最強烈的生存需要得到滿足之後,人又會不斷地產生其他方麵的需要。人處在不斷生成的過程中,因此人的需要也就處在不斷地生成與變化之中。人是一種總體性的存在,因此人的需要也是多維度的、多層次的。需要的層次和結構越複雜,需要的內容越豐富,也就意味著人越來越趨向於全麵、趨向於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