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發展研究成為全球性的熱點問題,“發展”概念也由此成為現代社會使用頻率最高的概念之一,但是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大多存在著這樣一種情況:由於發展的理論準備並不足,而且研究的起步比較晚,因而較多流行的是西方發展理論的話語,還沒有真正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應當說,西方發展理論的引介和傳播雖然對於推動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理論本身與這些國家的發展實際存有不同程度的錯位,所以很難用來指導實踐。這是因為西方發展理論不可能真正站在非西方立場上來說話。西方發展理論一般是按照西方的眼光來觀照非西方世界的發展,因而它所關注的問題往往帶有明顯的西方色彩。因此西方發展理論所提出的問題也不完全是發展中國家真正存在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總而言之,西方發展理論之“西方”不僅僅是一個地域性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它決定了西方發展理論的基本立場和價值觀念。這就客觀上要求我們建立具有中國特色、適於中國發展的理論。而要建立這樣的發展理論,就必須突出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特別是強化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研究。建立適合於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發展實際的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是時代的呼喚、實踐的需要。由於人們對於發展概念的含義和發展的本質的理解各不相同,對發展概念進行詳細解析就成為研究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前提性條件和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論的基礎性工作。
(一)“發展”概念解析
從本質上講,發展概念是一個現代社會的概念,而不是傳統社會的概念。古代社會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發展概念。在古希臘,曆史被看成一個衰亡的過程。希臘神話把曆史分為五個逐漸衰亡的時代,即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英雄時代與黑鐵時代。按照赫西俄德的說法,當潘多拉打開罪惡之盒的時候,黃金時代就突然結束了。從那時起,每個時代都比前一個時代更加粗俗、嚴酷。黃金時代的“人們像神靈那樣生活著,沒有內心的悲傷,沒有勞累和憂愁。他們不會可憐地衰老,手腳永遠一樣有勁;除了遠離所有的不幸,他們還享受筵宴的快樂。他們的死亡就像熟睡一樣安詳,他們擁有一切美好的東西。肥沃的土地自動慷慨地出產吃不完的果實。他們和平輕鬆地生活在富有的土地上。羊群隨處可見,幸福的神靈眷愛著他們”[1]。希臘神話中的最後時代是黑鐵時代。在這個時代,“人們白天沒完沒了地勞累煩惱,夜晚不斷地死去。諸神加給了他們嚴重的麻煩”,“父親和子女、子女和父親的關係不能融洽,主客之間不能相待以禮,朋友之間、兄弟之間也將不能如以前那樣親密友善。子女不尊敬瞬即年邁的父母,且常常惡語傷之,這些罪惡遍身的人根本不知道畏懼神靈”。[2]他們信奉力量就是正義,正義為暴力所壓倒,真理不複存在。總之,黑鐵時代的人類將陷入深重的悲哀之中,麵對罪惡而無處求助。從黃金時代到黑鐵時代,人類的變化是一個衰退的過程。因此,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都認為變化最少的社會秩序才是盡善盡美的社會秩序。他們的世界觀裏根本沒有持續變化與增長這些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