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研究中國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國人是不擅長抽象思維的,所以對抽象的數字往往有一種天然排拒的心理。但市場經濟卻像魔術師一樣正在改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當代中國人不但開始喜愛數字,喜愛市場上出售的各種各樣的計算機,喜愛會計這個職業(過去這個職業受到冷落,現在卻又輕易地被戴上了皇冠),而且竟然按自己的願望給數字進行分類,並對某些數字進行崇拜。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毋庸諱言,由於“8”這個數字正好與南方人所說的“發財”的“發”字諧音,於是成了當代中國人最寵愛的數字。寵愛到什麽程度?寵愛到不惜以巨資去買電話號碼、門牌號碼、汽車號碼中的“8”字。雖然人們隻是為了發財賺錢才去崇拜這個“8”字,但現在竟然為了得到這個抽象的“8”字而一擲千金,其態度不可謂不虔誠。
這種數字崇拜的心理移注到日期中,立即產生了驚人的結果。從此以後,每個月的“8”“18”和“28”日這三天成了最重要的日期,幾乎所有的新公司都選擇這樣的日子開張,幾乎所有的結婚喜慶也都放在這樣的日子裏。與此相對應的是,由於“4”這個數字是“死”的諧音,所以每個月的“4”“14”和“24”日這三天就成了人們最討厭的日期。每年之中,最重要的一天是5月18日,因為“518”是“我要發”的諧音;而最令人討厭的一天則是5月14日,因為“514”是“我要死”的諧音。據說,有個懷孕的青年婦女的預產期正好是5月14日,她的丈夫居然給她下這樣的命令,叫她無論如何也要拖到5月18日才把小孩生下來。這種數字崇拜簡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同樣地,數字崇拜的狂熱也移注到人們對住房的選擇上,從而產生出類似的結果。人們像逃避瘟疫一樣地逃避“4”“13”“14”“24”這樣的樓層或門牌號;又像熱戀中的情人一樣去追逐“8”“18”“28”這樣的樓層或門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