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這一章,老子提出了身心和諧的養生原則,並指出,凡是能夠身心和諧的人,也能夠取得自然界的和諧。
身心和諧之人,是含蘊道德十分淳厚之人,可以用嬰兒的身心狀態比喻他們。嬰兒天真、純樸,無計較之心、狡詐之智、偏執之情,憨笑愉悅,一團柔和喜氣。嬰兒身心是高度和諧的。嬰兒生命精氣充足,陰陽和諧,生命力旺盛,因而才能骨弱筋柔,才能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才能終日號而不啞。順便指出,由於含德之厚,才使得陰陽和諧,生命力充沛;由於生命力充沛,“精之至也”、“和之至也”,才有嬰兒般的骨弱筋柔。
盧育三先生說:“這章主旨是用嬰兒的情態形容聖人含德之純厚。這裏的德即無心而任自然,無心故能‘專氣致柔’,柔和則能長久。反之,心使氣而強,必然走向滅亡。”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