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來講中國現代史學的特點。
中國現代史學,是指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中國史學。這一時期的中國史學是馬克思主義史學占主導地位,所以我們也可以說這裏所討論的主要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特點。我們知道,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這裏說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特點,自然不限於1949年以後的時間段。我們把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特點概括為以下幾點。
第一,以唯物史觀作為研究曆史的理論和方法論,倡導研究整體的曆史,強調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認為人類曆史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有規律可循的過程,注重人民群眾在曆史發展中的主要作用等主要觀點和基本原則。
第二,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始終同中國曆史進程、中國曆史命運聯係在一起,把中國古代史學經世致用的優良傳統發展、提高到新的階段。
第三,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始終同中國史學遺產和史學傳統聯係在一起,把“兩司馬”、劉知幾、章學誠等古代傑出史家及其撰述,當作學習的榜樣,用以豐富自身的史學修養,在史學上形成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這也正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之所以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原因之一。
第四,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始終保持著自覺的反省意識,顯示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雍容大度、寬闊胸懷。郭沫若、範文瀾、侯外廬等這些享譽中外的史學名家,都以自覺反省、執行自我批判為治學原則之一,受到學界的高度評價。尤其應當強調的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展的“實事求是,撥亂反正”的歲月裏,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群體,毫不諱疾忌醫,勇於麵對以往曆史研究中的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和把理論庸俗化的缺點、錯誤,坦誠地汲取教訓,以新的姿態投入曆史研究中,並不斷獲得新的成就,近30多年的史學發展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中國史學史上一次偉大的反思。在這一偉大反思的基礎上,產生了許多具有重大學術影響的曆史著作,為中國史學的發展寫下了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