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第2版)

一、天氣預報欄

天氣預報是幼兒園生活中的常規性活動,通過這項生活中的科學活動,能夠使幼兒獲得有關自然現象和氣象等方麵的科學經驗,而且使幼兒切實地體驗到科學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從小班到大班,每個班都應設置一麵天氣預報欄,欄目所占的空間不必太大,可以利用門、櫃門或適宜大小的牆麵。最重要的是高矮要適宜與幼兒的互動,便於他們操作。從內容線索來說,可以讓幼兒學習通過各種渠道獲得關於天氣的信息,學習通過觀察、測量、記錄了解天氣特點,感受天氣變化;自己學著並提示同伴根據天氣的變化選擇適當的衣著和進行適宜的戶外活動;小組合作觀察、記錄和報告天氣狀況及適宜的衣著和戶外活動。圍繞著這些基本的知識點和學習內容,不同年齡的幼兒可以采用不同的牆飾表征形式,獲得適合年齡特點的多種有價值的發展。

小班幼兒有強烈的對安全感的需求,他們愛操作、喜歡軟綿綿生動形象的玩具、材料。因此,可以讓小班幼兒在布製的天氣預報欄上,用生動形象的立體布製標誌做報告(實際上是用幼兒常用的各種扣子扣上)他們看到和感受到的天氣情況:陰晴雨雪,是否有風;他們可以通過給娃娃穿與天氣相適宜的衣服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溫度變化的感受。生動形象的形式和簡潔的內容不僅可以培養他們觀察天氣的興趣、對天氣變化和常見現象的關注和了解,同時可以部分地滿足他們對安全感的需求,發展他們的小肌肉動作,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到了中大班,幼兒有了責任意識,很願意為集體做事,可以用排值日和自願報名等多種天氣預報的組織方式滿足幼兒的需要。此時,他們可以比小班關注更多的信息,了解多種獲取天氣信息的渠道,嚐試著獲取較為準確的天氣信息。學著將天氣情況、風力風向、溫度情況等較為準確的記錄和在牆飾中報告出來。每天的天氣預報員清楚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獲得的天氣信息和當天適宜的服裝、適宜的戶外活動。在天氣預報的過程中,發展了幼兒多渠道獲取準確天氣信息的能力,學習表現和記錄天氣狀況的方式,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對同伴的關愛。尤其是大班還可以增加預報天氣與實際天氣的對比。幼兒可以觀察與記錄早晨、中午、晚上的溫度與天氣變化,可以在每個月份、季節結束時將獲得的信息統計、繪製成圖表,依據已有的經驗和獲得的數據,回顧和討論這個月、季天氣變化的趨勢,了解溫度變化與周圍環境、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此時幼兒對天氣特點的把握更加精確,對環境變化規律也有了發現。他們通過自己的經曆懂得,天氣情況不僅可以通過電視、報紙、電話等多種渠道間接獲得,還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觀測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