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第2版)

一、言語及語言發育障礙

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心理社會現象,是由語音、詞匯和語法所構成的符號係統,是人們進行思想交流的工具。言語是指人們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或思考的過程,也就是個體發出的聲音和所說的話,是多種神經活動的綜合活動,屬於一種心理物化現象。語言是建立在條件反射基礎上的高級信號活動過程,語言信號是通過眼、耳感知後輸入大腦中樞,經過語言處理分析器處理分析、儲存後,再經神經傳出支配語言運動器官咽、喉、舌而進行語言的口頭表達。若這三個環節中的任何一環發生功能失常,均會產生言語或語言障礙。兒童言語和語言障礙又稱溝通障礙,言語障礙是指兒童在發音準確性和保持適當的言語流暢性及節律,或者有效使用嗓音方麵表現的缺陷及困難;語言障礙則是指兒童在理解或運用語言符號及其規律方麵發生的問題,或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明顯落後於同齡正常兒童水平。

在學前兒童中溝通障礙是最為多見的發育問題,有7%~10%兒童言語和語言的發育低於正常標準,而3%~6%的兒童有語言感受或表達障礙,並影響日後的閱讀和書寫,語言是兒童學習、社會交往和個性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能力。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言語和語言障礙至關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成人對學前兒童是否存在語言障礙不能妄加判斷,也許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掌握的詞匯、語句、語法的增多,其語言發展水平會有所提高。其次,每個兒童心理障礙的類型和程度是不同的,要對其進行早期幹預,必須根據每個兒童的實際製訂個別計劃,設置不同的目標,選擇不同的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