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幼兒心理發展概論(第2版)

三、促進幼兒言語發展的策略

(一)進行發音指導和發音器官訓練,提高幼兒語音準確度

首先,能說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是對每一位教師的要求,教師口語表達是幼兒的良好示範。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和交往活動中要以準確的發音給幼兒良好的示範,同時為了提高幼兒對發音的聽辨能力,要求幼兒教師的語速不能過快。

其次,為了提高幼兒對發音器官——嘴唇和舌頭肌肉的控製能力,為準確發音做好準備,教師可以在語言方麵的教學活動中以遊戲的方式組織幼兒進行發音訓練。如用嘴唇抿吸管喝水、用吸管吹水泡、吸乒乓球、用力吹乒乓球等,訓練幼兒學會控製嘴唇肌肉以便按發音要求控製唇形。又如,在“小舌頭愛跳舞”的活動中,引導幼兒活動舌部肌肉,使幼兒舌部肌肉的活動更加靈活,以便能找到正確的發音位置,順利正確發音。

最後,3歲幼兒通常把“g”和“d”“n”和“l”混淆,對平舌音“z”“c”“s”和翹舌音“zh”“ch”“sh”也不容易區分。教師不僅要以自己正確的發音為幼兒做出示範並注意糾正幼兒的錯誤發音。隻要幼兒有一點兒細微的進步,教師都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對一些發音準確性差的幼兒,教師要耐心糾正,同時要為幼兒語言發展創設寬鬆的心理環境,避免因操之過急而增加幼兒發音的心理負擔。當他們發準了某個音或開口說時,教師就應就給予獎勵、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並借此要求他們說更多話。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其誦讀兒歌、唐詩、順口溜、繞口令等,為幼兒創設更多說的機會。

(二)創設豐富、民主的語言環境,促進幼兒詞匯和語法的掌握

首先,創設富有新異性的生活和學習情境,拓展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的詞匯內容。上幼兒園後,幼兒大都被集體活動所吸引,交往麵不斷增大。在交往中幼兒主要通過口頭語言來傳遞信息,他們每天上幼兒園,都會把自己生活中聽到的、看到的新鮮事在交談中傳遞給其他小朋友或者老師,回家後也會把幼兒園裏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告訴家長。因此拓展幼兒的視野,讓他們每天都能接觸到新的事物,自然會吸引幼兒去探索新事物叫什麽、長什麽樣兒、做什麽的、怎麽用,幼兒每天都可以在這種喜聞樂見的積累中增加詞匯量、豐富詞匯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