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覺哉,湖南寧鄉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黨的宣傳教育工作。他參加了長征,之後在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等機構任職,新中國成立後擔任領導工作多年。謝覺哉是我國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知識淵博,勤奮好學,為革命事業奉獻了一生。他對自己子女要求十分嚴格,很注意對子女的教育。
在那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他將革命事業放在首位,毅然把兒子謝放送到部隊打仗。為了使兒子樹立正確的思想,臨行前他對兒子說:“放兒,去部隊打仗目的不是掙錢糊口,而是為革命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你一定要記住為人民服務啊。”謝放將父親的教誨牢記在心,後來他被派到湖南老家附近執行公務,因想念家裏親人,很想回老家探望探望。但一想到父親對他說過的話,便放棄了回家的打算,一心一意辦公事去了。謝覺哉聽說了這件事後十分高興,於是表揚了謝放。
新中國成立後謝覺哉擔任第一任內務部長時,他的二兒子從湖南老家到北京來找父親,請求父親給他安排一個好工作。當時政府部門正缺人手,而謝覺哉的二兒子又有文化,要安排一個適當的工作並不是過分的要求。但是謝覺哉卻看到了另一麵,他認為應當把兒女送到祖國最需要最艱苦的地方去。北京需要有文化的人,下麵就更需要有文化的人,於是他勸兒子回到家鄉去工作。
20世紀60年代初期,謝覺哉的女兒謝飄在東北上學,由於她從小與父母一起生活,第一次遠離家門,自然在生活上遇到不少困難。謝老便寫信給女兒,向她說明物質上或精神上的苦與甜的對立關係,告訴她苦盡甘來、先苦後甜、用困難鍛煉自己的意誌等道理。他用自己長征的親身經曆教導女兒在苦中鍛煉思想、鍛煉學業、鍛煉身體,知難而上,苦中尋樂。他還教育女兒離家在外,不僅僅隻接受父母的教誨,更應多向周圍的老師、同學學習,從而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己。